English

诗化的三生之爱

2007-03-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刘忠 我有话说

爱与美是叶文玲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三生爱》亦不例外。一个人用一生写一个“爱”字,就已经不易,何况是“三生”的爱。“三生”乃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小说中,??、婧婧、茫茫三位女性为爱

而生,为爱而死,美的脱俗,爱的执著。在封建伦理、左倾路线、世俗欲望的破坏下,现世的美丽和爱情凋零了,但她们对爱与美的追求却一如既往。

《三生爱》讲述了三个女性的悲情故事,祖母??的爱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封建礼俗的禁锢,为了爱,她从海边小镇奔走异国他乡,只要能与心爱的人朝夕相处,受苦受难也再所不惜。但,“鱼民”小店的红火经营并没有维持多久,她的丈夫就在一次事故丧身,她也被迫以慰安妇的身份随日军返回了故土。??的命运足以道出爱的苦涩和悲惨。??的女儿婧婧的人生悲剧缘于极“左”时期的狂热与无常,“革命”带给她的并不是爱的实现,而是无法摆脱的屈辱,最终她以自焚的方式报复了害人者,毁灭了“爱”与“美”。也许是性格决定命运的缘故,当婧婧执意要生下茫茫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时,厄运已经悄然降临,茫茫把爱奉献给了诗人老G、单位干部汪鸣宇,希图获得真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呈现在她面前的是人性的灰暗、爱的无望,她明白了“真爱”的虚妄和无助。她一次次地逃避,也一次次地寻找,在中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始终葆有着一颗爱人的心,即使是喊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呼号,也没有放弃寻找的愿望。

正如叶文玲在《三生爱》的“引子”中所说的那样,“在许多痛心疾首的时刻,我曾祈求人世也有那么一条‘忘川之水’,可以让我忘怀许多不堪的往事”,但“对茫茫和‘她们’难以言诉的思念,成了我无法了却的一笔心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爱与美的探测,构成了《三生爱》的基本题旨。小说中,叶文玲用诗化的、散文化的语言,时空闪回的视角,在“我”与三位女性的心灵对话中,把“爱”与“美”演绎的丰盈充沛,荡气回肠。

《三生爱》,叶文玲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29.00元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9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指导,陕西省委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联合主办的“合规经营 诚信纳税——看税收走基层”主题网评活动在陕西西安启动。【详细】

      在未来发展中,通过激发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潜能,扩大市场准入空间,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强化规则标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完善营商环境与监管制度体系建设等举措,服务贸易将有效赋能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坚实基础。【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