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版面费缘何引争议?

2007-07-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洪波 我有话说

当收到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发来的关于“中国医药卫生期刊收取版面费情况”的调查报告时,记者首先担心的是:如果发表这份调查报告,会否是一个有失新闻平衡原则的报道?

可以想象的是,一件事情,当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看,结论常常是大相径庭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单位进行的调查真实地反映了科技期

刊界的观点,石朝云等撰写的分析报告更是从历史、政策、现实、国际对比等角度对收取版面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可谓有理有据。

但应该注意到,近年来,国内对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批评也不绝如缕。“研究生卖血发论文”、“论文中介‘叫卖’核心期刊发表权”等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曾对媒体讲:“收取版面费绝不是学术界的‘国际惯例’!这种观点混淆了国内外不同期刊运作的区别,掩盖了某些不良期刊‘花钱才能发论文’暗箱操作的真相!”如此尖锐的批评声音也绝非个例。

谁是谁非,很难遽下结论,但应该相信,理性的、公开的讨论还是有价值的,也是必要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版面费问题引起最尖锐批评的其实是这中间的混论和无序。某科技期刊负责人告诉记者,期刊界确有一些“害群之马”,有的完全不考虑文章和期刊的质量,而只为挣钱;有的版面费标准高达每页几百元乃至每字一元;有的杂志社被承包给个人,成了其牟利的工具,等等。他认为,科技期刊收取版面费确有政策依据和现实合理性,但这个过程不能全无规范。他建议,对版面收费标准、收取程序、收入用途都应该有规定。至于那些“害群之马”,有关部门应该设立“举报信箱”,查实后予以严肃处理,“期刊管理部门不能不作为”。

再进一步,应该思考的是版面费之争反映了什么问题。版面费制度是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是一种“转型之痛”,这与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导致诸多弊端并无二致。当科技期刊被推向市场,他们自然会寻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之道,这中间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毫不奇怪。如果我们认为,市场化是科技期刊的大势所趋,那么,建立一个适应市场化的、比较完善的体制平台就是第一位的事情。而这样的体制平台应该有多种选择,比如,如果它不允许版面费的存在,那国家可以从投给科研部门的资金中抽取一小部分划拨给科技期刊,然后要求期刊社独立办刊;又比如,如果它允许版面费的存在,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能够有效地杜绝存在的违规行为。

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期刊发展部总监詹姆士・特斯特有一次接受中国记者采访谈到:“国际上,在学术和商业上都非常成功的自然科学期刊并不乏例,但中国这方面却没有很好的榜样。我认为是体制原因导致他们很难发展出强有力的商业模式。”

当中国的科技期刊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商业模式的时候,版面费不管存在与否,都将不成为一个问题。但无疑,这将经历一个漫长且需要有关人士付出巨大努力的过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