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神谕和幻影

2007-09-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洁尘 我有话说

保罗・奥斯特,美国小说家,诗人,导演。早年游历法国,80年代以“纽约三部曲”作品系列成名,迄今著有小说、散文集多部,另有传记、诗歌、剧本和电影作品行世。现居纽约布鲁克林。以其哲思迷离,文风幽淡的十三部小说和多部文集,保罗・奥斯特被认为上承了卡夫卡和博尔赫

斯的文脉,又与约翰・巴思等当代达人并称。在近作《神谕之夜》中,他回到他所喜爱的主题,讲述了一个关于作家和写作本身,幽暗而充满悬念的纽约故事。

最早知道保罗・奥斯特,是因为他早年有很著名的“纽约三部曲”。我没看,因为听说是侦探小说。我对这类题材兴趣不大。最近却被他的两本小说《神谕之夜》和《幻影书》给迷住了。这两本小说我是连着看的。先是译林出版社的朋友寄来新近出版的《神谕之夜》,刚看完,就那么巧,紧接着,朋友孔亚雷赠送了他翻译的、浙江文艺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幻影书》。

当看完《幻影书》之后,突然有点迷糊,一下子想不起《神谕之夜》的故事情节了,紧接着,《幻影书》的情节也飘忽起来。我把这两本小说的男主人公(同时也是叙述者)给叠合了。他们很相似――他们的身份都是作家、他们都是遭遇不幸的中年男人、他们的故事中都有一个爱情对象,而这个对象身上都存有巨大的秘密。这些秘密牵引着男人走向有所预感但无法阻止的故事结局。……

我不认为在连续看完一个作家的两本小说之后产生人物和情节叠合的那种错觉是作家的过失;至少,在保罗・奥斯特这里不是什么过失,而是一次加强。这种错觉加强的是我对他作品那种“幻影”的感觉,诚如他在《幻影书》中的一句话:“现实是一个虚构和幻觉的世界,一个凭空捏造的产物,一个你所想象的一切都会成真的场所。”这句话在我看来可以视为是保罗・奥斯特看待这个世界看待现实看待文学的一个出发点。我喜欢这样的出发点和观看方式。现实和文学都是汪洋大海,内心的虚无感让人漂泊不定,同时又安之若素。我所喜欢的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也提到了“幻影”,他说:“无为总给人一种不知该如何下手的感觉,似乎太过于轻松了,习惯于有所作为的人类很难体会只是存在的心境,而总想抓住什么,追求些什么,于是能量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耗损。然而凡是能抓得到、追得着的都不是真理,都只是我们认假成真的幻影罢了。”应该说,保罗・奥斯特给予了他的主人公以一种“无为”的气质,从而让幻影成真,再让真实又回复到幻影之中。神谕是幻影,幻影本身就是神谕。

我得承认,我被保罗・奥斯特给迷得厉害,一方面是他的“幻影”让我着迷,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精美的作家:他用他考究的活计――他的小说来呈现了这种“幻影”。在他套盒般的精心的情节推进和种种微妙的细节设置中,能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智力的愉悦。在《幻影书》中,主人公称海克特的那些默片充满“优雅而灵巧的机智”,这话反过来用在保罗・奥斯特这两部小说上是很恰当的。作为中文版读者,保罗・奥斯特的迷人之处很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神谕之夜》的译者潘帕和《幻影书》的译者孔亚雷尽可能为我们转换呈现了他在语言上的精美。

也许,我喜欢保罗・奥斯特更主要的是喜欢他这个人吧。我喜欢他作品中总是充溢着书和电影这些元素,喜欢他小说人物身上的那种文艺趣味和安静的存在方式。我觉得这就是他本人的特点。他是那种不那么来劲儿的作家,不那么深刻有力,当然也不具有伟大的特质;他有一种迷离的神情,一种不知所措的忧伤的气息,一种随时可能垮掉但最终又能撑住的劲道;他是颓废的,但他跟好些一颓废就脏兮兮的家伙完全不一样,他把自己收拾得那么体面干净,像一件挺像样的衬衣,质地自然是不厚的,但质地非常细密,熨烫得相当挺括。在保罗・奥斯特之前,我喜欢的这种味道的作家是村上春树(恰巧村上也喜欢他)。他们都是不知道该拿这个世界怎么办的家伙,他们很脆弱,但很镇定。我看到这样的家伙就会非常会心,非常喜欢。

《神谕之夜》,(美)保罗・奥斯特著,潘帕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18.50元;

《幻影书》,(美)保罗・奥斯特著,孔亚雷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26.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