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回溯丹青规模空前

2007-10-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禄祥 我有话说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书画绵延不绝,代有传人。其中,仅画史和汇传之类的专著就不下几百种。这些专著给后人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史料,对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人口众多,书画作品浩如烟海,即便有这么多专著,它们所记载的书画家与实际存在的数量相比仍然是沧海

一粟。

《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下称《大辞典》)重点挖掘新中国成立以前那些被尘封或淹没的书画艺术家,展现他们的身世和艺术成就,为当代和今后的书画工作者、鉴赏收藏家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史料,为古代特别是明清和民国时期流传下来但不知出处的书画作品查找作者及出处,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进行盛世修“典”和繁荣书画艺术及艺术品市场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大辞典》的编纂宗旨和体例,编著者从方便读者和服务读者出发,确立了明确的辞书条目选择目标。即新中国成立前的美术家包括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工艺美术家、美术理论家、收藏家、民间有成就的书画艺人等,要尽可能挖掘,不限时间和人数,凡发现且确有成就者,一律入编;而新中国成立后以2000年底以前的中国书协和中国美协两会会员为主选择入编,边缘省份和少数民族美术家适当放宽。这就为《大辞典》的入编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

为了完成入编的总体目标,编著者下决心组织人力物力,进行了长时间的艰苦努力。他们查阅和研究了大量的画史、汇传、辞书等方面的专著,并对入选的条目进行了梳理。按照编纂体例的要求,把美术家传略的重点内容述明写清,一个条目一个条目地进行整理,重新编写并汇总。这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加工的条目,有三万余人之多。为了把多年来尘封和淹没的美术家收集上来并整理入编,编著者组织有关专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和中国历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查阅了全国各省市县的地方志,从中发现散落在各地方志中五千多名美术家,且多数为民间美术家,从而为《大辞典》增添了新的内容。

中国从隋代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经过唐、宋、元、明、清,延续了一千多年,有数十万人曾经考取过进士,这些人都是通过十年寒窗苦读而求得功名的,其中不少人做了大官。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著述丰厚,而且工书,有的还擅长绘画。至今,在民间仍留有不少他们的作品。因此,编著者组织专门力量查阅和研究了隋唐以来的有关史料,经过反复核对和汇总,遴选四万余人入编《大辞典》。

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也就是俗称的民国时期,有分量的画史或汇传稀少,当时活跃在书坛和画坛上的美术家很多被埋没了,致使许多人谈起来都常以为憾。为做好弥补工作,编著者查阅了民国时期大量的史料、报章杂志和有关民国书画家的出版物,从中选拔出符合体例要求而入编的美术家有三千余人。为了尽可能多地挖掘历史上有一定成就的美术家,编著者还组织力量查阅了宋元明清的有关史书,特别是明、清两代的史书和有关资料、人物传记、诗词文集等等,偶有所见,即便一鳞半爪,只要符合体例要求,亦加以辑录入编。对流传于人民群众中的民间美术家,也积极进行了收集和采选,经过反复核实后入编。

《大辞典》经过编著者认真地、多方面地挖掘收集和精心细致地加工整理,形成了近七万七千多个条目、八万余名美术家、近八百万字的辞书巨著。它的容量之大,收入的美术家之众多,内涵之丰富和深刻是空前的。

《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上下卷?精装),赵禄祥主编,北京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580.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