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夜色酿的酒

2007-10-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河西(本报书评人) 我有话说

在一首名为“在这样黑的夜里”的诗歌中,诗人长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这样黑的夜里,混乱得到了清理\(一个思想者,应该是哑巴和聋子。”在夜晚,思想变得纯粹,语言和聆听都似乎成了一种多余。但看来,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夜晚也同样需要纯粹。当夜晚摒弃任何微弱的光线,让自己丰盈、广阔、笼罩着大地,一个思

想者的电池才不会处于电力不足状态,他们开足马达,开始他的诗歌历险。

虽然周华健这样所谓的“阳光歌手”高唱“怕黑”,但长岛却似乎更愿意与夜共舞,在夜晚摘下面具,痛快地呼吸。同时,夜晚也是很好的藏身之所。在战争时期,游击队员习惯于昼伏夜行声东击西,往往偷袭得手,又能全身而退,就要拜这“我在明,你在暗”的夜色便利――夜晚成了他们的护身符。而时过境迁,夜晚的功能却并未有太大的变化:“就像一切都躲入丛林――那些夜晚\)幸福又空灵”(小海《日落时分》);“他害怕清醒,害怕光”(杨健《醒着》)。清醒是痛苦的,不如来一杯夜色酿的酒,在酒过三巡头脑发热之时,把那床前明月光,误当作地上的冰霜,于是,夜晚成就了李白。

李白还写了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古典时代,明月与故乡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像是一座弯弯的桥梁,架在离乡背井者的心间,每一个诗人都是词语的流浪者,月亮成了他们孤独时的慰藉。于是,潘维不能轻易放手月亮:“必须紧紧贴住月亮呼吸\)别退化这根点燃的尾巴”(《月亮》)。就是空气,只是它已被点燃,如果消失是它的宿命,那么诗人的命运呢?他们和清贫的月光一样,无一例外要经历一次与利益、财富、美色的决裂,却在默默燃烧中锻炼着语言的钻石。月亮就像是一盏明灯,它点在江河湖海之上,也许就能像陈东东所设想的那样,让他们看清楚活着的鱼和无声的海。月亮也是时间的故乡。长岛觉得,古城上空的月亮比他幸福,因为它能把多少年代的人和事情一一阅尽。古城早已物是人非,感受着这里古老的檐角屋顶,不免心生感慨。

明张岱写过一部《夜航船》,在序中,张岱自言他写这部笔记,更多的是因为在当代,在夜航船中讨论学问已经成了一种风气,人们纷纷攀比着学问的渊博程度,张岱虽然谦虚地声称不过是“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却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谈,卖弄学问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夜晚成了张岱等制造学问的热闹工厂,然而,在现代,夜航船却多少有些落寞,灯火通明的是南京路上的步行街,与诗人独行侠般的生活无关。

在夜晚,陈东东看到,星辰就是导航员,纠正被霓虹灯所迷惑的路途,“在雾中,一艘船驶向月亮”。

《夜航船――江南七家诗选》,柏桦主编,陈东东、长岛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36.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