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难得的重聚

2007-11-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雅秋 我有话说

这本书的作者是6个人。他们共同完成了这本书,真是难能可贵。他们是:谢冕、孙绍振、孙玉石、刘登翰、洪子诚、殷晋培――北京大学中文系55、56级的6位同学、今天的5位学者。

《新诗发展概况》是他

们的“少作”,被他们自己视为共同的学术起点。虽然,不可避免地,我在阅读“概况”和他们当年发表在北大校刊《红楼》上的作品之前,已经有相关的知识准备,但还是对这些文字产生了惊讶――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年轻过。

在今天的读者看来,“概况”不管是简单幼稚,还是言不由衷,相信都能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得到相对完整的解释。本书的内在逻辑之一是,这几位老师,后来比较重要的学术成果,大多正是源于对“概况”这种写作方式的反省和重建,比如谢冕、孙绍振、孙玉石老师在80年代对朦胧诗歌或直接或“曲线”的支持,洪子诚老师建构“当代文学史”的方式。“概况”为他们提供的,不仅是进入学术语言和学术环境的契机,更是一种对“历史建构”过程的切身体验,以及由于与个人经验的背离而产生的怀疑,和此后的反思、警醒。那些在写作的当时,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被“屏蔽”在“历史”之外的个人阅读和生活经验,经过漫长现实生活的“发酵”,终于成为开启新的学术视野和建构新的历史文本的重要动力,显现出了比理论积累更为可贵的品质和价值。

与“概况”那种“一统天下”的文风形成对比的是,这6位老师的性格,真正称得上是“六味俱全”,并且都表现出某种“一以贯之”的特性。除已经辞世的殷晋培老师外,谢冕老师的高屋建瓴,孙绍振老师的洒脱自信,孙玉石老师的细致,刘登翰老师的温和,洪子诚老师的内敛,多年以来都少有改变,只是逐渐沉淀为各自不同的学术品格。

这本书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书”,不仅是对几位老师学术道路的回顾和归纳,更要呈现他们曲折而生动的阅历和友情,呈现他们在那一年代活泼泼的年轻生活。从那些隔着遥远岁月的老照片和时常出现记忆交叉的文字中折射出来的昔日时光,为此书蒙上了一层怀旧和“克制地抒情”的色彩。不可否认,这一部分个人事件也将会作为有趣的资料被纳入“学术”和“历史”的范畴,可惜的是难以重现那些细节之下的内心感受。

出于“戏仿”,洪子诚老师在“答问”中,把他们这一群人称为“30后”的一代,并且指出他们当年发表在《红楼》上的创作其实相当“小资”。这样一种“追逐时尚”的“自我身份认同”,在我们这些后辈人看来,虽然好笑,但确是别有一番味道和道理。也许,“小资”并非时尚,而是年轻人的共性。他们那一代人的“小资追求”,其内涵虽然与当下的年轻人有所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年轻人出于天性的,对物质和精神生活舍本逐末的雕琢、模仿,以及――有点儿不幸地――经常沦落为戏谑材料的结局。孙绍振老师在他收入本书的《满脸苍蝇》一文中,所叙述的那个在晕倒之前坚持要“面带微笑”的事件及其结局,代表着“30后”的一代,把他们自己的“小资”精神发扬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让后辈望尘莫及。从中,真是可以看出他们特有的那份年轻的神采。

感谢老师们为本书提供的那些弥足珍贵的照片,让我们后辈有机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受教匪浅。要特别感谢洪子诚老师的辛勤督促,如果不是他把如今天南海北的几位老师的心境“组织”起来,这本书就不会生成。岁月看似漫长却也短暂,一天,我在中文系又遇到了他们的“首领”谢冕老师,在我曾向他多次索要照片,最后却几乎一次未果的“背景”下,他还是一如既往地高屋建瓴、大刀阔斧,对我说:“你辛苦啦!我请你吃面条,学三(“学三”为“北京大学第三学生食堂”的简称)的面条,很好吃的!一碗不够,你可以吃两碗,一碗拉面,一碗刀削面!”愿老师们青春长在。

《回顾一次写作》,谢冕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34.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