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须创新和改进

2008-01-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吴武洲 我有话说

最近,有关方面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列入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62个项目,包括川剧、川江号子等12个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匮乏以及市场发展困难等因素,保护和传承形势十分严峻,几乎到了“人亡艺亡,后继无人”的地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这一窘境,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所致。与此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项目现在濒临消失,亦是因为其生存的环境已经面目全非。在300年前应运而生的川剧,300年后的今天却不见得能与昔日一般辉煌。戏剧本来就是一种给人娱乐和享受的文化产品,当年人们如痴如醉地迷恋,是因为除此之外,可选择的文化产品太少。而现在,有了电视、电影、网络等多元文化产品,戏曲的观众本身就被分流了大部分出去。加之生活节奏加快,相对于需要一定文化功底才能欣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更愿意去享受一顿文化快餐,谁也不愿让自己心累啊。至于川江号子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依托于当时的劳动环境。它本来就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民间歌唱形式。现在帆船早换成了机动船,纤夫这一行业也已消失,纯粹靠表演来使号子得以流传,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能维持一阵子,也不能维持一辈子。

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历史发展的滚滚潮流,必然有一些文化样式被裹挟而去,也必然有一些新的文化样式应运而生。这是文化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当然,面对即将消失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也并非完全无能为力。至少,我们还可作出一些创新和改进。一方面,要面向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没有受众,便是死亡。因此,要创新内容,把当下的生活反映到创作里,使作品有看头,让观众有共鸣。同时,要创新表现形式,注入一些现代元素,拉近与现代观众的距离,让一般观众看得懂、有兴趣。另一方面,要面向市场。要仔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研究它的接受规律,哪里有市场,就奔向哪里,尽可能发挥它的文化效用,这样或许能获得一线生机,使它能在我们的视野里多停留一段时间。如果只是强调它的重要,一味地供在博物馆的神台上,捧得它“下不来”,不能在市场层面发挥作用,无疑只会加速它的死亡。这是我们谁也不愿见到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