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爱情,或者疑似爱情

2008-01-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士曾 我有话说

要是认定多丽丝・莱辛的小说不好读,难以吸引中国读者,那多半是因为没读过、或没读懂她的《又来了,爱情》。

这个英国女作家写《又来了,爱情》,已是技巧圆熟,思想臻入化境的76岁时光。此

刻的她已成名,无须为扬名或版税增多而写作。或许因此,她让自己笔下一个年过六旬的女性谈对爱的感受、对性的渴求、对青春的追忆、对未来的期许,都可以毫无顾忌。《又来了,爱情》小说的主人公,看似是一位名叫萨拉的知识女性。她喃喃自语、娓娓诉说,倾诉自己面临的诱惑和欲爱不能的痛苦,吐露在情欲挑逗和妒忌中徘徊的心灵搏动。然而,透过萨拉情愫的缠绵悱恻,阅读时耐心品味者可以感觉到,小说的主人公似乎并非萨拉。可能这就是多丽丝・莱辛用她的笔勾画的“斯芬克斯”之谜。有待于人们破释。

《又来了,爱情》讲述的故事情节性很强。开头就让读者进入四月里一个温暖的傍晚时分,在初起的暮色中看到一个灵敏的女性。她在镜子前看自己:四十多岁模样,黄铜色头发的漂亮女子,身材优美,似乎是舞蹈家职业造就的挺直背脊。夕阳的阴影掠过她室内的杂物和陈设,隐隐约约透露出她――萨拉三十多年寡居的沧桑。是什么让如今六十多岁的她,会让人造成年轻20年的错觉?是知识女性的修养和文学的才华。

萨拉将自己的情感缺失,深藏不露,置于职业生涯层层叠叠的包裹之中,有如束缚肉体的紧身衣。然而,文学的联想却悄无声息地剖开了萨拉的胸褡――因为作为伦敦青鸟剧团的经理和编剧,她在进行《朱莉・韦龙》的剧本创作。那剧本里女主人公朱莉的身世遭际,激起,甚至可以说撩拨着她强行压抑的情感渴求。这种撩拨又何止于艺术创作中的想像力。在《朱莉・韦龙》的排演过程里先后有三个男性,有意或无意间向萨拉表示爱慕之意:男演员比利、安德鲁、两个青春魅力四射的小伙子;30多岁的导演亨利。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妇人,居然能相继被三个年纪不同、但都比她年轻的男性爱上!还有另一位编剧、50左右的斯蒂芬,向萨拉吐露自己的感情需求。萨拉的气质和风度由此可让读者平添想像力。比利不管不顾,青春勃发的进攻性求爱方式,亨利的精神恋爱的方式,斯蒂芬的以自身不幸婚姻倾诉的祈求同情的方式……都强烈地轰击着萨拉的情感靶心。如果说比利的魅力触发了萨拉的爱,是性欲强于情感。那么亨利的互相倾吐,斯蒂芬的祈求同情,更诱发萨拉的情感波澜。《又来了,爱情》就是如此直白地提示人们,这是一个看似心如止水的老妇人,与数位比她年轻的男人情感纠葛的故事。小说的情节游走在女性的妒忌和情欲被撩拨后,似乎平静的对话和内心的独白中,诱惑和抵挡,一个又一个回合,交手过招。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妪与数位年龄小于她的男子相爱的纪录。老妪居然守身如玉,将对方送上的“玫瑰”一一拒之门外,内心却饱受情欲折磨。或许在当下市场商业气息的诱惑下,这个故事原本可以讲述得情色兮兮的。

年岁的悬殊是萨拉欲爱不能的原因之一,关于时光对女性年华的舔食,《又来了,爱情》描摹之贴切,近乎残忍。小说里关于《朱莉・韦龙》的剧本及其原型,是多丽丝・莱辛又一精心艺术构思。《朱莉・韦龙》取材于19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美貌出众又才华非凡的黑白混血的女子生平。这位名叫朱莉的女子与两位白人青年先后都相爱,最终却都被弃。原因是她出身低贱,与白人青年门不当户不对。她在第三次爱情到来前夕,投水自尽。她的日记,关于她在林间独居的小屋以及她的艳闻逸事,都成为传说而引起后人兴趣。当爱情与门第的悲剧在近百年后,被改编成戏剧上演时,当年的弃妇变成了圣女。借这个故事的黑色幽默,《又来了,爱情》强化了现实生活中女性欲爱不能的忧怨愤懑,使两个女性的爱情都出现在同一主题的光影下,产生如同电影中叠影的效果。

当人们读《又来了,爱情》,从19世纪的朱莉和20世纪的萨拉两人情感生活的描写中,若有所悟时,小说中关于斯蒂芬的爱情生活和最终自杀身亡的结局再次重复了作品的旋律。朱莉的故事和斯蒂芬的故事都是伴奏。萨拉的情感创伤才是第一小提琴那如泣如诉的主旋律。可是谁是主角呢,萨拉吗?不,真正的主角是爱情,她如同精灵,借朱莉、萨拉、斯蒂芬乃至亨利的形体而频频现身。爱情包括爱与被爱,是人性最基本的权利。但在社会中因地位、财产、年龄等各种因素而被压抑、被扭曲、被剥夺……无关性别、年龄、肤色。于是,读懂了多丽丝・莱辛的人,就会明白,《又来了,爱情》中的萨拉,只是作者表达自己思索的数个偶人之一。可这些偶人都血肉丰满,感情丰富,是作者取自生活中。由此也不难明白多丽丝・莱辛不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的理由,只是她借用女性长于情感思维的表达方式,更能贴切表露欲爱不能的委婉曲折心情罢了。她诉说的爱与被爱权利的丧失,是对人性的剖析,也是对社会压抑人性表达抗议的艺术手段。可见在《又来了,爱情》发表十二年后,多丽丝・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又来了,爱情》,[英]多丽丝・莱辛著,瞿世镜、杨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2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