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春,乡愁,或其他

2008-01-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光灿 我有话说

结束《地下乡愁蓝调》的阅读,被激活的模糊记忆携带着虚无的因子,让人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

在个人的记忆中,七八年前或者更久的一些时候,对1960年代的想象与摇滚乐的聆听是如此动人的事情。资源的缺少极端强化了记忆的清晰和热切。音乐与关于音乐的描述牵扯出一片未知的精神图景,让人在一瞬间觉得仿佛

掌握了世界的所有真理。然而,对于文字的挑剔与失望却使我逐渐对乐评不再着力地关注。

马世芳甚至并不自称为乐评人,然而,与内地的知名乐评人相比,他的文字更多了些蕴藉的味道,少了些急于成文的火气与刻意的花腔,性情的流露是自然真诚而并不故意摇曳的。透过文字表层那些足以让不同音乐爱好群体睁大眼睛的事件和话题,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青年平凡的面影,是一样曾经的为自己的青春和真诚而自豪,以及不知所以然的苦恼――我们都情不自禁地以为这种苦恼属于某些让人热血澎湃的大词,借着想象的填充,恍然中一次次接近发誓要紧抱不放的真理。年轻的时候容易把音乐和文字当做信仰来看待,终究是让人心暖的东西。当有一天似乎突然意识到音乐和文字不过仅此而已,免不了心生虚无之感。还有多少人的故事和心结没有来得及说出,依然处在黑暗中,等待着被一次次奇迹的光芒照亮。这样的奇迹或者机缘,也许就包括这本《地下乡愁蓝调》。

在这本书里,关于音乐的寻找与聆听的故事,在大多数内地的青年看来,仍然具有足够的传奇性。大概没有多少人能在自己春劲儿正足的时候有机会一个人往天涯的尽头单飞,去那些传奇发生和结束的地方朝圣。不知道马世芳可会知道,在海峡对岸的我们,会坐着几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火车,手边放着一本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只为了去另外一个大一些的城市买伤痕累累的CD和卡带;或者再买一身自己以为足够酷的行头,走在新长征路上去看北京的迷笛音乐节,感受下中国的woodstock,为音乐而感动,并分享对学校及生活的诸多抱怨。音乐的光芒也许只在一瞬间照亮过我们平凡的生命,之后悄然的隐没是不为人知的。因为想到这些,我突然觉得,甚至在我们喜欢竭力夸大的音乐往事中,都包含着某种青春的奢侈。

在这本《地下乡愁蓝调》里,我们看到了这种乡愁。历史的起落变迁属于一个更复杂的话题,而弥漫于我们之中的这些乡愁,是不是已经夹杂着过多浪漫的想象,与情不自禁的选择性记忆,或者主动的遮蔽?也许在我们的心中,永远会顽强地保留着一份对乌托邦不可遏止的向往。我们和马世芳一样错过了60年代摇滚的伟大传奇,亦错过了马世芳所亲身经历的民歌时代的闪亮日子。我们只有借着文字与音乐,一遍遍感受着这种隐秘而奇妙的乡愁。

也许,在更多可看的故事之后,那些看不见的悲欢起落,被轻描淡写地掠过。那么多人都在唱着答案在风中飘,却并非每个人都要承受时代落幕后留下的那一份虚空的沉重。流连于不同的精神恋爱中的少年们也总是要长大的,而长大的代价,也并不仅仅是17岁时的马世芳拾起纸飞机之后所要承受的失望。

《地下乡愁蓝调》,马世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2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