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同为斯民致太平

2008-02-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林希 我有话说

辛亥革命历史研究,史家多侧重于它对改变中国历史进程,它在中国近代启蒙主义运动中伟大贡献的探究,青年学人伍立杨以辛亥革命为研究课题,从历史学者研究的边缘出发,通过对于革命时期众多革命精英,文化精英行为的考察,进一步探究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通过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剖析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人

文精神,探究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探究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和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

中国传统受儒家文化培育的读书人,自觉地戴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桎梏,实现“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想,这样的读书人,因为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思考,严格地讲,他们只能是“读书人”,而不是知识分子。

在中国,启蒙运动造就出了第一代知识分子,这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精神境界,应该就是对于民族命运的思考,而中国知识分子成熟的重要标志,则是挣脱了“读书人”的桎梏,开始走向民间,“为斯民致太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最高的人生理想,如此知识分子才开始具有引导民族命运的能量,也才成了中国历史走向的风向标。

辛亥革命因未能摆脱长达两千年的封建链锁,所以也就没有营造起文化复兴的思想激浪,如此,“革命尚未成功”才成为孙中山先生的最大遗憾。但辛亥革命所以能够动摇长达两千年的封建体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时代,中国第一代成熟的知识分子从此走向民间,更由此代表了时代的进步思潮。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一代知识分子不仅以自己的人生理想去改变社会,他们更以自己的理想铸成个人的生命实践。知识分子和旧时读书人的不同,在于新一代知识分子再不是坐而论道的读书人,而是一个“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革命实践家,如此也才有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延伸,也才随之催生了新时代的思想启蒙运动。

青年学人伍立杨先生的学术随笔《读史的侧翼:打捞历史的碎片》一书,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解读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精英的精神世界,和他们的探求,思索,苦闷,徘徊,直到觉醒,奋起,赴义的全过程。对于他们痛苦的追求轨迹,做了翔实而又准确的剖析。他们在觉醒过程中的摇摆,他们于觉醒之后的人生抉择,或成功,或成仁,甚至个别不肖者的中途变节,直到叛变自己青年时代的追求,最后堕落成了历史罪人。一件件个案,最终构成了一幅宏伟的历史画卷。应该说,伍立杨先生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史家们未能关注的历史侧翼,解读了历史运行的奥秘。

难能可贵,伍立杨更对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精英们的个人行为,做出了冷静的解读。在个人微小力量不可能变革社会现实的背景下,一些精英崇拜个人暴力,在历史上谱写下了一曲曲悲壮的绝唱。这样的行为如何进入历史,一直被史家们认为是可能陷入误区的危险课题。伍立杨先生在本书中,大胆解放思想,对每一个个案进行深刻的剖析,探寻个人行为的社会意义,探寻个人行为的精神内涵,探寻个人行为的历史价值,最终完成对于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解读。

伍立杨先生的史学随笔,文字老道。诚如我尊敬的前辈学人来新夏先生指出的那样“有深度,有味道,一位中年学人,文章老练如此,难得!”

《读史的侧翼:打捞历史的碎片》,伍立杨著,海南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2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