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两个林语堂词条谈起

2009-03-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苏明明 我有话说
林语堂无疑是20世纪中、美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不过,对于他的重要性,太平洋两岸的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认知。在1988年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中,有“林语堂”词条如下:

“林语堂(1895-1976),中国学者,作家。1895年10月10日生于厦门。在哈佛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完成学业后,他返回中国,执教于国立北京大学

。1920年代,他致力于创制汉语拼音系统,使用罗马字母表示汉语中不同的语音特征。后来他发明了一种汉语检索系统。林语堂在西方最为人们熟知的身份是中国文化的普及者。他介绍中国的著作有《吾国与吾民》(1935),接下来是《生活的艺术》(1937),以及《新中国的诞生》(1939)――他个人对中日战争的论述。《京华烟云》(1939)是他的众多小说作品之一。由他英译的中国文学和哲学著作,以其意义准确、风格得体而著称。他的《当代汉英词典》出版于1972年,是第一部由通双语的中国人编撰的汉英词典。1936年至1966年,林语堂在美国生活。1976年3月26日,他在香港逝世。”

这一词条凸显了美国人视野中林语堂的两种主要身份――在西方国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语言学家和向西方弘扬中国文化的英语作家。而在1989年版的中国《辞海》中,“林语堂”词条则偏重介绍他在国内的文学活动,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在西方的影响:

“林语堂(1895-1976),中国散文家、小说家。原名和乐,后改名玉堂,福建龙溪(今龙海)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去美国留学,后转赴德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英文教授。曾参加语丝社。1926年去厦门大学任文科主任。次年到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任外交秘书。1932年起在上海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幽默闲适’小品,成为论语派主要代表。1936年赴美国从事写作活动,并用英文翻译了中国古籍《论语》(译名《孔子的智慧》)、《老子》等。后在香港病逝。著有《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暴风雨中的树叶》、《京华云烟》、《苏东坡传》、《吾国与吾民》(用英文写成)等。”

关于林语堂的出生地,这两个词条的表述都有误差。林语堂自称福建龙溪人,生于龙溪县坂仔村,今为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与厦门、龙海并无隶属关系。而《辞海》词条在涉及林语堂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只言片语中,竟然出现了多处不准确的表述甚至知识性的错误。“著有……《吾国与吾民》(用英文写成)等”一句,会让读者误以为除《吾国与吾民》之外的那几部作品都是林语堂用中文写成的。实际上,《暴风雨中的树叶》(即《风声鹤唳》)、《京华云烟》(即《京华烟云》)和《苏东坡传》也都是“用英文写成”的。在十年后的最新版《辞海》中,“林语堂”词条也基本上一仍其旧,只将旧版中的“著有”改为“中英文著作有”,《京华云烟》改正为《京华烟云》,删去了《吾国与吾民》后面的说明文字“用英文写成”,所列七种作品的原著语言这笔糊涂账也就懒得算了。

与《美国百科全书》中的“林语堂”相比,《辞海》中的词条几乎隐去了林语堂作为中国现代颇有贡献的语言学家和美国文坛颇有影响的英语作家的身份。普及性辞书中的一个短短的词条,当然不可能全面反映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但它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同时也影响着普通知识界的认知水平。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林语堂在当代中国大陆知识界的知识谱系中,常被简化为提倡幽默与小品文的“论语派主将”,而忽视其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身份。林语堂出身于基督教牧师家庭,从小接受西式教育,青年时代留学美欧(1919-1923),学成回国后参与制定“国语罗马字”系统,发明汉字检索方法,编写《开明英文读本》等英语教材,出版专著《开明英文文法》和《语言学论丛》,首先以其语言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名世,其次才是现代文学史上众所周知的散文大家。纵观其一生,林语堂在文学、哲学、史学等广泛的学术领域都有所建树,因而可以跻身“国学大师”之列。

得天独厚的学历背景与外语能力,为林语堂提供了“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优越条件。语言学家林语堂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自觉化身为连通东西的跨文化之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识,也成就了他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林语堂晚年曾引述朋友的评论,自嘲兼以自得地说,“我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坛佳话,当数创造性地将英文“humour”译为“幽默”,并创办第一本提倡“幽默”的中文杂志《论语》,因而博得“幽默大师”的雅号。“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则是他毕生用心更深、用力更勤、贡献更大的事业。他在美国和英国先后出版了三十几部英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是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普及性读物。“把渊深的中国文化通俗化了介绍给世界”,这是林语堂后半生的主要职志与成就所在,也是他身为中国作家而为西方人熟知的原因。

诚如林语堂逝世后台湾《中国时报》社论所言,“林氏可能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熏染极深而对国际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作家与学人。其《吾土吾民》及《生活的艺术》以各种文字的版本风行于世,若干浅识的西方人知有林语堂而后知有中国,知有中国而后知有中国的灿烂文化。”以《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名著为代表的英文作品,不仅为林语堂个人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国际笔会总会副会长,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而且向西方人展示了一幅空前宏阔而又细腻的中国文化的长卷,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然而,遗憾的是,林语堂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功绩及其大量英文作品,并未获得他的“吾国与吾民”的恰如其分的认识和评价。《辞海》中的“林语堂”词条,就代表了这方面的缺失与偏差,代表了国人对于林语堂海外英文著述的一知半解。

据笔者统计,从1935年到1967年,林语堂在美国和英国总共出版了31种英文作品,这些作品是其一生英文著述的主体部分,也是其全部60多种中英文著作中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部分。这段时间林语堂主要生活在美国,以职业作家身份专事写作,他的目标读者是懂英语的西方人,著述内容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阐发和译介。迄今为止,林语堂海外英文著述中的大部分已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有些作品甚至出现了多个译本。不过,这些译本或多或少存在种种问题,质量不尽如人意,不但影响了普通读者对林语堂海外英文著述的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内学者的林语堂研究。加之版本混乱,盗版频出,即便一些获得授权的正规出版社也往往疏于编审,出品有的误署译者姓名,有的甚至不标译者,让读者误以为该书就是林语堂的汉语作品。有些学者忽视译本考辨而随手引用,甚至在研究中将译本等同于原著,因而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低级错误。汉语译本缺乏精良版本,英文原著在国内就更不多见了。几年前外研社推出的英文版《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和《京华烟云》,恐怕是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唯一的林语堂海外英文著作新版本了,总算是方便国内读者一睹这几部名著原汁原味的风采了。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吾国与吾民》的英文版删去了原著最后一章“中日战争之我见”(A Personal 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大约其有美化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之嫌吧。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章曾于1939年在纽约出版过单行本,就是前引《美国百科全书》词条中出现的《新中国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ew China)。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