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马克思“教”我学书法

2009-04-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庞中华 我有话说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那斯岛,爆发了“马岛之战”。双方都使用了先进武器。特别是阿根廷用“飞鱼式”导弹,击沉英国巡洋舰。此刻,中国《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马岛之战”再次证明马克思军事思想的一条真理:武器装备的发展决定作战方式的变革。

马克思他老先生说得对极了。此刻,我恍然大

悟,顿时感觉到,马克思的思想还会证明同一个真理:书写工具的发展会决定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的变革。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无不和生产工具的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正是由于铁器的使用,促进了农耕技术的发展和古代军事武器的变革;欧洲18世纪,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带来英国以至世界的工业革命;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例如在以大刀长矛为代表的冷兵器时代,产生“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到了机关枪大炮的热兵器时代,才会有克劳赛维茨的《战争论》和马克思的军事思想。

我们还可以书写工具的发展为例。殷商甲骨文书法的产生,是当时生产技术发展的结果;到秦代蒙恬发明毛笔,汉朝蔡伦造纸技术的推广,开始了中国毛笔书法的历史;而今是硬笔为主要书写工具的时代,它必将带来硬笔书法艺术的繁荣。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就关注而且使用海内外生产的各种硬笔来书写,除大众使用的钢笔、圆珠笔外,还有从海外传来的新式签字笔、尼龙笔、塑料笔、以及各种粗头和圆头的记号笔,其色泽亮丽、使用便捷,可以在白纸、宣纸、皮革、木料、金属和陶瓷上书写,可以创作大幅的作品,使我的书法创作走向广阔天地。

道理已很清楚,既然社会的进步跟生产工具的发展密切相连,我深信中国硬笔制造业的发展,会极大促进硬笔书法艺术的创新。特别是1987年2月,我受日本著名书法家小川江南先生邀请,出席“日本全国硬笔书法研修大会”,作了题为“中国硬笔书法大趋势”的报告。在东京和大阪的超市,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花色品种的现代新式硬笔,兴奋不已。回国时,带回近百种硬笔,装了三箱,满载而归。

当时我国已掀起硬笔书法热潮,但制笔业十分滞后,设备陈旧,产品低质,却又格外畅销,这叫做“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也。

我满怀热情,鼓动上海、北京、重庆等地的国营制笔厂(那时尚未有民营制笔企业),希望他们放眼未来,为中国生产新款硬笔,投放市场,我愿意为他们作义务推销员。因为当时,中央电视台正连续播放我主讲的《钢笔书法讲座》,当年央视只有一个频道,收视率自然高,我又主办了“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每年二、三十万学员,硬笔书法在中国大地持续升温。

然而,面对我一腔热忱、对方泼来的却是冷水。国营笔厂的老总们面色凝重。一位厂长冷漠的说,我也知道国外的笔好使,但要花钱买设备,建流水线,谁给我投资呀!我任期就三、四年,就算笔生产出来了,我也告老还乡了。另一位厂长漫不经心地说,我们厂生产的笔,样式虽然陈旧,但中国人多,还供不应求,干吗花钱去搞设备呢!

我失望而且难过,落后而且僵化的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的创业激情。

时代呼唤我们从观念到体制的革新。

中国改革不断前行,1992年小平南巡,中国制笔业也获得生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大批民营制笔企业纷纷崛起,在十年时间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笔大国。近三千家民营制笔企业,每年生产500亿支到600亿支各种新款硬笔,畅销海内外。当年不思进取的国营制笔厂,“门前冷落车马稀”,或者关门、或者改制,观念决定了命运。

根据马克思老先生关于“武器决定作战方式变革”的思想,那么,中国制笔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会促进书法艺术的繁荣。

回顾一下,近三十年来,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历程,从涓涓细流到浩浩江海,而今从北京到各省、地、市、县都建立了硬笔书法社团,创办报纸、刊物、网站和各种硬笔字帖、图书发行,涌现出一大批书法人才,使硬笔书法已成为一门艺术,一个产业而蜚声海内外。

我们能否将马克思老先生的论述,作逆向的推理,即“作战方式的变革会促进武器装备的发展”,也即“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的繁荣,会促进中国制笔业的发展”。我们无法当面向马克思老先生讨教,但我以为,这推理是成立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