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纸上博物馆看图说历史

2009-04-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淼 我有话说

过去阅读一些通俗类的历史著作,我常常不自觉地产生出一种缺憾之感,这些著作的文字固然通俗易懂,却总是缺少一些相关的图片与之两相匹配――或者书中有图却失之粗糙、简略,或者干脆就没有一张图片,让人在一种枯燥无味的意绪中读得昏昏欲睡。虽然出版者为这些历史著作所设定的阅读对象只是一般对历史感兴趣的非专

业人士,但最终的阅读效果却未免不尽如人意,在很大程度上远未达到其普及历史知识的初衷。所以,当我拿到中华书局新近推出的彩色图文本《文物中国史》时,非常惊喜,我感觉这样一套文字浅显流畅、图片生动形象的通俗历史读本一定会受到一般读者的喜欢。

所谓“文物中国史”,即是以现存文物为线索来讲述中国历史,这既需要以大量文字勾画出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需要以丰富的文物图片与之相互佐证。作为一套图文相辅的中国通史著作,《文物中国史》最值得称道之处首先即是它的权威性。先看这套书的文字作者,他们大都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中国历史与考古的学者,而其中每一卷的作者,则由各个不同朝代的断代史与专题史的专家们分别担纲,因为他们既是资深的历史学者,又具备博物馆专家的身份,所以这套书在文物的选择与文字的诠释方面可谓得当而准确,称得上是一部颇具学术水准的历史普及读物。再看这套书的图片,可以看出,它充分利用了编辑者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其选取范围既包括中国历史文物最为丰富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图片,同时还在全国范围内借用了许多重要考古发现的文物图片资料,以优美、典型的文物图像,最大可能地还原了久远而复杂的历史场景,让读者以一种更加感性的方式了解历史、欣赏文物的同时,亦仿佛亲身走进了一座琳琅满目的纸上博物馆。

《文物中国史》以文物图像为线索讲述中国历史,图像与文字之间已并非附庸的关系,而是各具其独特的价值――其中无论是支离破碎的陶片、风雨剥蚀的石碑,还是色彩斑斓的瓷器、晶莹剔透的玉器,在这些精美图片的映照下,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积,而变成了一种可触可感、活色生香的现实。有人说“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我们从《文物中国史》的文字勾画中所看到的,固然是从史前到明清、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的中国历史之全貌,而我们从《文物中国史》选取的两千多幅精美的文物图片中所饱览的,又何尝不是一幅无比直观、无比鲜活的中国历史之长卷呢?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活’起来”,让更多的读者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接受历史、感受历史,这正是这套书最大的魅力所在。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