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欧罗巴苍穹下的“行”与“思”

2009-04-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卢晓蓉 我有话说

《行走在欧罗巴的苍穹下》,厉放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38.00元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现实中的人们却很少有

这样的经历。经常上车下车的,未必是去旅行;想去旅行的,又被工作和俗务缠身。豪华消费的攀比、名利场上的争斗,使当代人沦为金钱和时间的奴隶,旅游成了人生的点缀。读了厉放的新书《行走在欧罗巴的苍穹下》(以下简称《行走》),方知世间还真有人用旅行“串起工作和生活的两极”,“在行走中追求生命的意义与完整”的。

厉放对旅行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她曾随父母下放五七干校,又去农村插队落户;后来选学经济,先到日本求学,再赴澳洲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香港工作。她的丈夫是位喜好云游四方的新西兰人。生活上他们只求衣食足,多余的时间和积蓄,都用在了旅行上。独生儿子也在旅途中长大。“在行走中疗伤,在行走中反思,在行走中重新审视人生的追求与梦想”,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如今这个三口之家已行遍世界五大洲,并且仍旧乐此不疲。

作者的欧洲之旅主要是利用被公司派往当地工作的闲暇实现的,所以她常常是在周末下班后上路,周日晚或周一早上返回。《行走》便是这段周末自由行的副产物。为了以较少的投入,求得较大的产出,谙熟经济学理论的作者,学会了在网上预定行程、优化组合交通工具、灵活挑选打折机票、熟悉廉价旅馆Hostel背后的招数;还通晓用两欧元看芭蕾、买站票听歌剧、最大限度利用城市套票以及如何预防出租车司机“超收”和当地扒手的突然袭击等等。同时她又以真诚开放的心态,结交“无论与自己同行还是逆行的旅人,都给予一个发自内心的祝福”。一路走来,她的旅行一点也不寂寞。

作者用不知疲倦的脚步去寻找,用敏感博爱的心灵去体验,用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去选景,从而引领读者去贴近欧洲,见识欧洲,品味欧洲。作者笔下那“狭长、幽静、深邃的小巷”、“路边悬挂的一盏老式街灯”、“临街人家窗台上盛开的鲜花”、“一尊尊在街头巷尾极具艺术感的雕像”、“闹市区长凳上坐着的读书人”,等等,都让人怦然心动。正如作者所说:“细节虽细,却最能含蓄又恰到好处地体现欧洲的性格和美感,这美与刻意彰显出来的富贵与权势没有多大关系。”“走掉了骄气,走出了豪气,走得内心有丈量不尽的宽阔”,也使这部以旅游为题材的图书有了与众不同的广度和深度。本书开头,作者用了几占全书十分之一的篇幅,娓娓动人地讲述了作者一家人的朋友―― 一个新西兰女子如何追求自由自在地过日子,只身到爱琴海上的一座岛屿落地、生根、结婚、生子的故事,让读者体味到:“胸无点尘的人才能生活得如此有滋有味。”

然而,在自由行走中见到的有惊喜,也有悲伤。作者用充满伤感的笔触,把我们带到了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十二座世界最美丽城市之一的波兰古城克拉科夫。这座拥有“高耸的教堂,神秘的城堡,宏伟的皇宫,狭窄的小巷,黄昏的街灯和铺着小石子的广场”的绚丽优雅的小城,在二战时期却上演了一幕幕种族灭绝的悲剧。大屠杀期间共有450万犹太人在波兰遇害,其中300万是波兰犹太人。而那些惨绝人寰的屠杀令,正是从克拉科夫的德军作战指挥总部下达的!以史为镜,作者将视角转向了今天:“只要打开电视机就可看到巴勒斯坦人的自杀式袭击,以色列军人火光四起的扫射和摧毁巴人目标的导弹轰炸。”

关注人性,关注民生,关注人类的未来,是作者在“生命列车”上从未停歇的观察与思考,相信也会给读者带来不少教益与启迪。在《伏尔塔瓦河畔的独白》中,我们与作者一道为“承受了生命之重而越发绚丽”的“布拉格之春”祝福;在《飞翔的火凤凰》中,我们为“真够有种”的波兰人同心协力在一片废墟上“凭借记忆的碎片拼凑出战前华沙的风貌”,延续了这座古城的美丽与文明而叫好;在《用童话温暖人间》中,我们为无需冠以什么主义的安徒生故乡丹麦呈现出“无处不在的国富民安的祥和”而欣喜;在《漫漫欧盟路》中,我们为宁肯“用20种文字书写指路牌”,用至少60多名翻译同声传译23种语言召开欧盟大会,用月复一月的马拉松会来议决“一个在欧盟国家通行的金融产品”,以求保持“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的欧盟27个成员国的自律和理性而肃然起敬!如果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能达到这样的文明程度,人类和世界必将获得新生。

“如果说人生有一份对远行的期盼,他的生命该是有些诗意的”,这正是《行走》作者的真实写照。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