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手札“布道”

2009-05-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瑞田 我有话说
4月21日,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在东莞亮相。这是继北京通州博物馆首展之后的第一次巡展。我与斯舜威先生商议,把此展当做一次对历史的回望,对文人情怀的表达,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抚摸。

展览的规模不大,作品也不多。但,倾注我们的生命热情和真挚情感却不少。因此,我们愿意看到手札展在各地孤独而

优雅地行走,看到她一天天地被陌生人熟识,看到她回到文人的日常生活。

手札在中国的当下的确少了,她实用的功能微乎其微。这本来是中国文人最为基本的传达世俗信息、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的表述方式,首先遭到硬笔书写的挑战,进而又被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全面颠覆。手札渐渐远去,她已经没有理由介入文人的生活,也不可能被“现代化”了和改造了的作家、学者们喜爱。她的命运,恰是中国文化的缩影。

然而,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固执的文化守望者。我与斯舜威不敢自称其者也,但我们愿意以手札的形式,表达彼此的现状和心情。往昔历历,我依然记得对斯舜威手札的期待,彩笺与行草,识见与感悟,风华与神采,让我在阅读之中陷入到古典的情境――炽热的友谊、清贫的文章、寂寥的墨痕、兄弟的思念……

于是,我们想到手札展,一次孤独而自信的民间文化之旅,一次情感各表的沙龙雅集,一次细弱而真诚的同仁呼吁。就这样,文人手札的现实之旅在不合时宜中开始了。

同道对手札展的关注,对事关文人书法诸问题的关切,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短了,关涉传统文化之核心问题,人们越来越有兴趣思考了。一些人对手札展予以较高的评价,一些人提出了质疑。青青李子――不是70后,就是80后,在题为《回不去了》一文中告诫我们――无论是毛笔、硬笔还是电脑,它们的本质都是工具。使用工具,当然要实用、方便、高效。至于文化、审美之类,是依附在实用之上的。当有了新的、更实用的工具后,旧的即使不被淘汰,也会越来越小众化。别说举办一次手札展改变不了,就是举办十次,估计也没有多大用处――忽然想到,从用刀子刻字到用毛笔写字,其实也是一种改变了。按照斯舜威们的逻辑,根本连用毛笔都是值得遗憾的。大家应该每人发一把小刀,再发一堆牛肩胛骨和王八壳子,直接在上面刻甲骨文好了。

当然,科技越发达,世界越简单。我们的思考方式和娱乐方式更加表面化。根植于农业文明的手札,就在“科技决定一切”的进步史观里,一天一天地远去了,直到我们仅能看到它模糊的背影。

不怕,只要还有模糊的背影,我们就有信心呼吁更多的人前来欣赏。何况中国文人抒情达意的方式,一个古老民族面对世界的文明形态,离手札的联系是极其紧密的。

依托一个展览,我们缅怀手札的历史之美、艺术之美,体会到传统文人澄明的内心世界,看到让我们为之骄傲的精神仪式,延续一种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文明。从北京到东莞,我们迈出了自信的一步,我们还要去更多的城市,为手札“布道”。写手札的一刻,真的很美,很东方的美,很有深度的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