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在心上架起一座桥

2009-05-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易水寒 我有话说

初见向怡宁,你很难把他和人机交互学这种貌似高深的学问联系起来。摇滚明星似的外形,时不时冒出的禅学术语,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代表了一种混合体:严谨但不严肃,游戏之间又处处透着深思之后的深度。人如其书
,这也是《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一书的风格。

我们真不要小看了这种风格,在各大网上书店的Web设计类图书排行榜上,尽管《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没有名列第一,但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排在这本书前边的全不是国人的作品。谈起个中的原因,向怡宁认为其中存在很大的一个玄机。而《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之所以能够流行,恰恰是因为它为Web开发者搭起了一座心桥,指明了一条解开这个玄机的坦途。

无心的一笔

说起《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一书的诞生,实在是有一点玩票的意味。

在此之前,《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一书的策划编辑陈冰,曾和作者向怡宁合作过一次,出版了一本名为《Flash组件、游戏、SWF加解密》的书。向怡宁在经历了处女作创作的痛苦之后,其文风也赢得了陈冰的认可。

自2006年来北京以后,向怡宁一直潜心于可用性和UE(用户体验)方面的研究,中国企业在可用性和UE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向怡宁有了将想法写成书的念头。他把这个想法向陈冰说了,尽管陈冰并不了解这个领域,但出于对向怡宁能力的认可,陈冰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由此可见,《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成书,完全是无心的一笔。

当时,《Don't Make Me Think》等同类图书非常流行,而这也成为了向怡宁和陈冰关注的对象。《Don't Make Me Think》的风格让向怡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外的计算机图书风格轻松,而国内的图书却非要板起面孔来教育人。这种思考也奠定了《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风格――对话式的口吻配上轻松的氛围。

谈起这种风格,向怡宁颇为得意,他说:“这本书我是一次成稿,陈冰也只是做了少量修改。这种风格在外版书中已非常成熟,要说这本书的创新,主要有两点,一是抓取知识点进行发挥,二是我绘制了大量的漫画。”

谈起该书,向怡宁还表示出了一丝遗憾:“我研究《Don't Make Me Think》时有一种感觉,觉得这书不错,但就是价格太贵,不幸的是我的这本书也承袭了这个毛病。”

心桥的作用

虽然《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只是向怡宁的无心一笔,但它能够成为畅销书,其中一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道理。就这个问题,我们请向怡宁做了分析。

向怡宁认为:“这是因为国内外Web开发师在UE设计理念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我在这本书中开了一个头,为他们指明了这个差距,并且为初学者指出了一条克服这个差距的路。”

谈起UE,可能我们会觉得陌生,但谈起用户感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笑话,就是把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放在一起,虽然长相相同,但很容易把中国人区分出来。因为用力关车门、用力把水龙头拧紧的,一定是中国人。这源于这些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过用户体验。设计师一厢情愿的设计,养成了国人的习惯。

这个问题反映到Web开发上来,还要严重得多,这是因为开发者往往是一些自我意识极强的人,他们在技术和美感上是高超的,但他们的设计习惯却往往与使用者背道而驰。

向怡宁认为:“中外设计师在UE方面的差距,并不体现在实力上。国内的设计师之所以在这方面比较弱,是因为一是国内起步太晚,二是国内环境比较差,UE素质普遍不高,往往是设计师想到了,却不能实现。这就是说不是实现不了,是因为大家没意识到UE的重要性,或者干脆因为成本因素而让设计师的某些设想胎死腹中。”

因此,向怡宁介绍说:“好多读者看了书后告诉我,他们一直不了解这个领域,但是看到这本书他们明白了一些东西,也知道了自己要走的方向。”讲到这里,向怡宁开起了玩笑:“每当读者跟我谈起这些话时,我都想厚着脸皮说一句‘老夫闻之甚为欣慰’。”

如何搭起一座心桥

确实地说,《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只是一本入门级读物,那么,当Web开发者认识到UE的作用,开始深入研究UE时,向怡宁会不会推出更加有深度的作品呢?出乎我们的意料,向怡宁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向怡宁说:“我当时的初衷,是认为想把一件事情了解清楚,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件事情给别人讲清楚。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这本书。现在,我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会有高手继续完成这项工作,推出程度更高的书。”

而谈起程度更高的书,向怡宁首推白鸦正在着手写作的书。他说:“这真的不是在做广告,而是我对白鸦技术水平的认同。淘宝这么大一个网站,几年以来一直是一个样子。但在这几年当中,因为需要而补充了太多的模块,现在需要把淘宝网按一个整体整合起来。而做这件事情的,正是白鸦。UE是一种复合的素质,技术功底、美术功底、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都需要涉及到,在这几个方面具备相当的素养,才能称得上是一名精通UE的设计者,这种人就不是很多了。”

说起国内UE整体水平的提高,向怡宁介绍说:“我注意到开发界出现了一批‘新新人类’,就是不同于传统的程序员,这些‘新新人类’开发功底很强,美术功底也不错,而且做起事情来有条有理,已具备了成为精通UE的设计者的条件。下一步的关键是创立关注UE的制度,给这些人才创造成长的条件。”

据我们了解,在微软的项目中,设有PM一职。这个PM不是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而是Program Manager。微软所有的项目都会划分为小项目,每个小项目都有三种成员来合作,在界面设计方面,这三种成员分别是Designer、Developer和ProgramManager;在程序设计方面,这三种成员分别是Developer、Tester和Program Manager。一般来说Designer、Developer、Tester之间没有职责从属关系,可能会出现谁也不服从谁的局面。这个时候,就要赋予PM一定的权力,让PM来定夺。同时PM也对产品最终质量负责。所以PM的职责,就是周旋其他两方之间,然后尽全力保证项目在功能和用户体验上都能达到理想状态。由于国内开发机构中没有类似的职位,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译出Program Manager的确切意思。由此我们也不难体会出国内开发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有多大。

谈到这里,我的心里又多了一分沉重。向怡宁此时却表现出了豁达的一面,他说:“重要的是保持一种修炼的心态,万事皆可成道,UE也是一种道。如果非让我跟正在这条道上的UE修炼者说些什么,我想谈谈我正在翻译的UI设计名著《Designing the Moment》的结尾。”

《Designing the Moment》是一本颇富禅意的书,它的封面就是一个人在按钮上打坐。它的结尾更有些让人费解:一个吉他大师跟一个紧张的学生说:“吉他弹得不好很难。弹好则非常容易。”向怡宁对此的解释是:“当你达到一种类似禅般的平静状态时,你就不是在为做这件事而做,而是在其中畅游。这是一种融入的感觉,一种高度的集中。你的灵魂只是你的创造物中的一部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