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存的尴尬与灵魂的高蹈

2009-05-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汪应果 我有话说
《活在福地》,胡丹娃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18.00元

胡丹娃的长篇小说《活在福地》不是专写女性性解放的作品,也不是什么眼下时髦的“女权主义”的话题,它选择了一项任务更为

艰巨的挑战,从对当下知识女性生存状态及生存目的的思考中,进行了一场形而上层面上的灵魂突围,因而它是一部哲理小说,而这正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如果要拿它跟什么相比较的话,我以为它更接近米兰・昆德拉的风格。只要看看小说的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标题的呼应关系,从中领会出这两部作品在创作理念上的传承。

作品写的是生活在当代中国城市里一群知识女性的灰色人生以及她们的灵魂。对于这部分知识女性,社会为她们进一步提供发展的机会几乎是微乎其微,她们就是亿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平平凡凡的打发自己的日月,没有过多的奢望,老老实实地做完自己的工作,尽一个为妻为母之道,直到人生的终点,这就是她们人生的全部。然而她们也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也有七情六欲,她们也只有这一次生命,面对如此毫无亮色的人生,她们也必然要拷问自己的灵魂,思索人生的意义。

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方家的几位女性的生活,她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拥有一个缺陷家庭和一个并不幸福的人生。作品剖析了她们隐秘的爱情,探讨了生命的价值,死亡的含义,灵与肉,本能与本质,爱的实质等等这一类终极关怀的命题。由于她们跟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命运相同,她们灵魂深处的每一点悸动都跟我们紧紧相连,因而才能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

《活在福地》的哲学思考是从米兰・昆德拉那儿出发的。作品里多次出现这位世界级大师的语言。米兰・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因而人生对于我们几乎没有来过,因而也几乎毫无意义,他对人生相当悲观。胡丹娃也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但她的思考却走向另一个方向。

在她的笔下,方家两代女性的家庭生活都充满不幸:身为领导干部的明株与自己的同事、丈夫的朋友林知伯有婚外情;她的大女儿方有的丈夫柳上智(姓名就有点跟柳下惠对着干的意味),是习惯性移情别恋的情种;她的二女儿方知每天陪着生命垂危的丈夫过着毫无希望的生活,最后与林知伯发生关系;而她的三女儿方辛在经历失败的婚姻后居然跟林知伯发生了关系……除了家庭生活外,方知、方辛连工作岗位都不固定,也就是说,她俩都还面临着生存的困境。面对这样唯一的生命机会,既然她们都无可选择,她们的态度反而是积极的。就像方有所说,“有时候我们就是要告诉我们是幸福的,哪怕我们并不幸福”。或者像方知所说,“生活中任何一种不幸都可以分行排列成诗歌”。这就是说,不能选择我们就不去选择,没有意义我们就不要去寻找意义,我们就把生命的任何一种状态都当成“福地”来享受。

对于世俗的人们而言,死亡是可怕的,但在胡丹娃的眼里,死亡是一种美,死亡给予人永久的自由,也给予人永久的年轻,因此生在福地,死也在福地。这种对生死淡然的态度,当然有着佛教的影响,但却打上了现代生活的烙印。

书中的几位知识女性看上去每天都在做着单调重复的毫无亮色的工作,就连似乎最具生命意义的大姐方有,实际上也只是对每个行将就木的人重复着一遍又一遍善意的谎言,这种谎言由于经年累月地重复,都令人产生一种反讽的感觉。但是也正是在这类看上去“轻飘飘”的言语关怀中,我们却看到了方有生命的分量,而这就是“爱”。胡丹娃告诉人们,正是“爱”与“付出”,才让人生充满诗意,才使灰色生命充满绚丽的亮色,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付出“爱”的人,才能找到生活的诗意,才能得到福地家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