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凸显“大学眼光”

2009-05-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国内首个以大学名义设立的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在南京揭晓,经过整整三天研读作品和激烈讨论后,董健、丁帆、钱理群、格非、孙绍振、陶东风、王彬彬等11位终评委投票结束,经本报监票,得票没有超过半数的作品悉数淘汰,《彭燕郊诗文集》获特别奖,史铁生的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毕飞宇的长

篇小说《推拿》、沙叶新的话剧剧本《幸遇先生蔡》、王家新的诗集《未完成的诗》、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周伦佑的《周伦佑诗选》最终摘取首届“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12个获奖名额尚空缺5个。

“对于此次评奖结果我们很满意。获奖作品基本体现了学院奖所要求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含量,宁缺毋滥也是此次学院奖评奖的宗旨之一。”终评委之一、也是主办方代表,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表示。

“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由教育部南京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为双年度文学奖,两年评选一次,凡评奖时限内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正式发表、出版的汉语作品,无论作者在世与否、居住地为何处,均可参与评选。本次评选为首届。

应该说,国内林林总总的文学奖项已经很多,出台文学学院奖的意义究竟为何?“虽然国内林林总总的文学奖项已有很多,但中国还没有一个以大学名义设立的文学奖,甚至于在整个新文学史上,以大学名义设立的新文学奖,这也是第一次。既然是学院奖,我们希望在评价文学作品的时候会有不同于政府奖、作协奖、民间奖和媒体奖的眼光。”王彬彬如是说。“学院奖希望能够凸显人文价值。”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丁帆教授说。

王彬彬承认,要办一个“干净”的文学评奖,就是每次都要与种种非文学因素抗争。“我们的原则能坚持多久,其实也说不好。”所以,此次当代文学学院奖的评奖,在章程中处处以程序的设置来保障评奖的公正透明。比如,终评委只能在初评委产生的候选作品名单中,选择最后获奖作品,这就保证整个评奖工作是有延续性的,最后关头不得有任何人可以“横插一脚”;再比如,评委名单只能随最后的获奖名单一起公布,甚至评奖工作组之前的邮件往来皆是密送形式,终评委也是到了最后密闭研讨阶段才知道其他的终评委是谁,同时每次评奖的评委都会轮换,没有“终身评委”,从而最大限度消除了有人“活动”的可能性。

“我整体感觉整个评奖过程是非常严肃认真,非常干净的。”终评委、清华大学教授格非说,评奖的关键,就在于评委能否顶住很多东西,不带任何私利地进入评奖过程。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证评奖的“大学眼光”。“我感觉我们还是坚守了大学的独立性,真正体现和维护了文学评奖的严肃性和学术性。”南京大学教授董健先生说。

学院一词很有意味,它既可表示保守和稳健,又可表示新锐与创新,那么,此次学院奖的真正意蕴是什么呢?“无论任何国家,任何时代,学院都是它的文化高地、精神高地和思想高地,那么,学院奖就特别重视文学作品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含量,商业性很强的作品在我们这里获奖是不可能的。”王彬彬说。同样,在终评委、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眼中,学院奖意味着一个高度自律的奖项,强调经典性,而不是立足于文化的短视效应。

为最大限度地体现“学院内涵”,章程规定,“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的终评委必须全部来自高校中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教授,初评委则必须一半以上,同时,他们也应该是目前国内最为优秀的一线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者,显然,首届评奖做到了这一点。据了解,初评委中包括孟繁华、唐晓渡、贺绍俊、张新颖、施战军等11位学者。

据南京大学教授吴俊介绍,在没有在媒体做过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自2008年11月接受作品推荐以来,评委会共接到1300多部(篇)推荐作品,经两轮网上筛选,选出300余部作品进入初评,再经初评选取22部作品进入终评,最终由上述7部作品获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