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痴情与作为

2009-05-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贺茂之 我有话说

石英是散文大家,又有“文坛常青树”和“铁笔多面手”之称。长短篇小说、传记文学、散文、诗歌、评论、随笔等,均各有多部专著问世。其中,长篇小说《文明地狱》、《同在蓝天下》都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轰动;他的诗歌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他的散文《石英美文选》被多家报刊选载、连载,被誉为“真美、大美、绝美”,

石英没当过一天专业作家,迄今却有60部计1000多万字的著作,他是怎样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他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他又是怎么获得官方与文坛的认可和称誉?

我在阅读石英的新作《残酷与温馨》的同时,眼前时而展现他气宇轩昂、昂首阔步、勇往直前的身姿。无论在什么时间,无论是什么场合,无论是距离长短,只要是行进中,他总是保持这个身姿,并且总是右肩左斜地背着个黑色大挎包,里边装满了他笔耕疆场上的全部装备,犹如战场转移中专伺冲锋陷阵之军人,又似在探寻宝藏中的地质勘探者,打开行囊,便可战斗便可工作。石英在作家的征途上就是这样昂然奋进、勇往直前的。

爱上写作,始自他上小学四、五年级时。寒暑假期,老师要求学生们每人交篇作文,记述假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他很轻松地写了一篇,意犹未尽,又写一篇。于是,他的假期作文,写了不止是一篇、两篇,竟写了一本交给老师。老师称赞他:很好!坚持下去,以后准能当作家。

钟情写作,是他自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后。考上南开大学中文系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在读书间隙多写作。而系主任则明确宣告:本系是培养文艺理论家而不是培养作家的。可以多下功夫学理论知识,不要搞文学创作。可石英偏偏写散文小说,除保证功课60分以上的功夫外,他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没有课外活动、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其他爱好,一味儿地读、思、写,当然都在悄悄地进行。就连文稿的署名,他也更名为石英――取石英石坚硬而透明、棱角分明意。以至多家报刊发表他的作品并赢得好评,传至该校、该系时,大家才知道他就是石英。

除正常工作外,石英全身心地投入了体验生活、深入采访、构思与写作中,有“拼命三郎”之誉。他的《吉鸿昌传》是文化大革命前文学出版界最早的人物传记,能起到榜样之作用,无论是选材、结构还是文字上,都开一代新风。而《文明地狱》,被中宣部当成重点书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几家报纸交叉连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联播。他的另一长篇小说《同在蓝天下》,也为多家报刊选、连载,就连小说名也被一些报刊借用为专栏名,或成为一些社会活动的口号。以后的多部作品,其影响深入人心。

为什么他的作品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高质量是无疑的。而高质源于“打拼”。凡他未去过的地方,只要有机会,他从不放过。他说:我不是去游山玩水,我是想接受陌生地域历史与现实对心灵的撞击,这样就会诞生好作品。他的“美文集”就是这样问世的。他把上述生活方式称为“独行侠”生活。退休后,石英又被一出版社聘去当编审。为工作方便,他住到了单位附近,业余时间几乎都用于笔耕。今年3月,他腰疼十多天仍坚持笔耕。实在难以忍受了,他才回到家里,经妻子的精心调理和医生治疗,稍有好转,他就找了块木板当桌面,斜倚在床上开始了写作,未等痊愈就又离家出走开始了“独行侠”生活。石英的爱人说:“这样快一辈子了,我们都习惯了。只要他觉得充实愉快,就什么都好。过一段时间他带一本新书回来,我们就为他祝贺。”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石英“散文观”中的一句话:“喜情文,爱美文,独钟意韵,生命与文学精灵结缘相伴。”我倒觉得石英对写作,已不只是个“打拼”的问题了。而是痴情于写作。痴情,系痴迷不舍于爱恋之情。正是由于他对文学的痴情,他的创作才大有作为。由此可见,痴情与作为是成正比的。小痴情小作为,大痴情大作为;对一事一己之痴情是小痴情,对事业对国家之痴情是大痴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