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师是评出来的么?

2009-07-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翼星 我有话说
一所有成就的大学,要有一批名师或大师作支柱,影响校内外。上世纪50年代中,我进入这所著名大学时,确实是名师云集,盛极一时。但在接连的政治风浪中,他们大都受冲击,或者靠边站,被置于教学阵地之外。30年的风雨沧桑,消磨了大好时光,待到斗转星移、柳暗花明之时,他们多已步入晚年,随之便难免相继谢世。“五四”
时代孕育起来的那一群师辈人物,在校园内的身影逐渐消失。大师们的分量是厚重的,如今高楼伫立,人群熙攘,也有人去楼空的感叹。

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少学科和人才,出现断层,青黄不接;人文、社会领域的那些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的大师难以再现;真正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名师,也不易寻觅。一面在呼唤和争创“世界一流”,一面却短缺名实相符的大师与名师,与海外对话、交流,不免相形见绌。这是当前众多大学里颇显尴尬的一道难题。相关部门有鉴于此,便布置“评选”任务。在名目繁多的“评选”活动中,又增添了“评选名师”一项。原定三年评选一次,后改为每年评选一次,并分“校级”、“市级”、“国家级”,逐级遴选,争相竞逐。积七、八年功夫,“名师”数量已相当可观,还将继续不断地评下去。这样评出的名师,不能说完全没有知名度和可信度,然而,与以往的名师相比较,却有显著的不同点:以往的名师是长期培育、实至名归、水到渠成的结果;如今的名师则要布置任务、分配名额、凑集材料、逐级选拔,有揠苗助长、主观拉拽之嫌。以往的名师多是学生爱戴,校内公认,并对社会有积极影响者,如今的名师却产生于狭窄的“申报”和“评选”的范围,学生多不知晓,社会并无反响。以往名师之“名”,是一种实际的声望,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体现,是教师本人学识素养和人格魅力发生的影响,并不涉及个人利害,更非本人所计较和追逐者;如今的名师却与各种奖励、报酬、待遇挂钩,因而容易成为某些单位或个人追逐的目标。某些申报和评选过程,往往缺乏严格的学术准则和民主程序,缺乏应有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学生本是“名师”的首要评鉴者,却常被忽视在外。有些申报者“当仁不让”,许多诚实谦让者不愿申报。这就难免出现弊端和偏颇。实际上,教师之“名”与未“名”,名师与非名师,都是相对的、变动的,但一经“评选”,列入名单,就反而划上一条界限,把它固定化了,并不真正有利于名师的成长和涌现。

蔡元培先生当年最重视学术自由的环境,最重视人的心灵、感情的陶冶。他在北大虽只开设过“美育”一课,但他融合中西教育思想,提出并贯彻“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和一系列现代大学的理念。同时他吸引了众多英才,使他们聚拢在一起,独立地从事学术研究,自由地发表学术见解,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并在学问与道德上要求培养一种完全的人格。这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几十年里人才涌现,名师辈出。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最杰出的教育家,可说是名师中的名师。曾经任过北大校长的胡适先生,当他年方26岁,在美国尚未拿到博士文凭时,蔡先生签署的北大教授的聘书便已寄去。尽管胡适在政治上颇受争议,但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作用,他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与考证、以及新文学运动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是无法否认的。蔡先生与胡先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他们平时温文尔雅,平易近人,让人相处,如沐春风;在学生遇到危难时,他们极力援助与保护。如今有的教师平时对学生不闻不问,课堂上来去匆匆。这样的老师也有列入评选名单者,难道不令人惊奇么?

蔡先生和胡先生,都是在学术、文化的不同领域开辟新方向,开创一代新风的人物,同时他们又是“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他们从来不以师辈自居,更不会想到要评选名师和争当名师的。再说那位人称“汤菩萨”的汤用彤先生,他在大学从事教学和领导工作近40年。他兼通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在西南联大期间,他先后开出别人没有开过的课程,达十门之多。他于1938年出版的名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不仅填补了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研究的重大空白,而且成为权威性著作,后人难于超越。1943年,此书在学术界被评为哲学类中唯一的一等奖。文科方面获此殊荣的另两本著作是:陈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刘节先生的《中国古代宗族移植史论》。三人都是儒林巨擘、学界大师。这项奖励是当时学术界的最高荣誉,是不少人求之难得的理想目标。这是汤先生长期潜心研究、勇于创新治学的结果,他本可以获得心安理得的欣慰。然而,这位一贯温良敦厚、不愿争辩的儒雅学者,闻此消息,却大为震怒,他愤愤不平地说:“我的书还要别人来评奖吗?!”这是一般人难于理解的态度。这里包含着汤先生对原创精神、学术品格的高度自信。在他看来,苦心探索,写此著作,是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是不需要什么名利来干扰的,由别人来评奖,反而有损于学术的本义了。汤先生的这种严格、独特的学术品质,是值得我们认真对照和反思的。

名师怎样出现?一是要坚决继承和弘扬“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基本传统,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观点的独立研究与自由争鸣,尽力为学术繁荣、人才成长提供一种良性的学术环境,铺垫一条康庄大道;二是要培养和激励教师尽职于教学岗位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独立研究的学术品格,把精力和心血倾注在教学与研究上,倾注在学生的身上。有关部门和领导方面,能否多一些精神品位的提升和良性环境的开创,少一些行政手段的使用和外在“业绩”的追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