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兰瑟姆现场报道列宁葬礼

2009-08-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阿瑟・兰瑟姆发自莫斯科

1924年1月28日

《曼彻斯特卫报》

大厅中央,高高的棕榈叶下,列宁遗体身着暗色卡其布装,躺在深红色灵台上,昔日的同志们为他守灵。捷尔任斯基穿棕色皮衣,垂首而立,仿佛方济各会修士。斯大林双臂交叠,立如钢铁,恰似其名。布哈林在他身边静立

,恍然一尊蜡像。

大厅渐渐挤满了共产党人,他们均穿普通工装。仅在一群外交官中,还有些人,其着装能让人想起通常的葬礼。厅中各处,一束无声的白光穿行,电影摄影师以此照亮人脸:穿羊皮袄、留胡子的农民、穿皮夹克的工人,以及穿深色卡其布制服的人。

突然一阵骚动穿过大厅,而后全场凝止。列宁夫人站到棺前,望着列宁的面容,平静,无泪,仿佛不晓得他俩并非在屋中独处。绝对的静默,而后哀乐响起,及至演奏完毕,卫兵立正,全场齐唱革命挽歌。我生出奇怪的感觉,仿佛在见证新信仰的诞生。

挽歌曲终,即行封棺,除了守灵人和头面人物外,全体人员静静离开,室外空气凛冽,寒意扑面而来。我们等候起灵,列队其后。如此之冷,以至仅有寥寥浓发人敢将皮帽脱下。人们开始前行,同时举手行礼,但稍顷即发现敬礼亦不可行。我们走在士兵队列之间,他们皆戴军帽,脸和双肩已被呼吸染上白霜。队伍缓缓经过已故共产党人的墓地。墓地前方,紧挨着墙下,是一处巨大的黑色构造。我们所见,乃临时的木制陵寝。近前便是一座高台,有包红的基座和陡峭的阶梯,需援以扶手,方可拾级而上。

今日仪式的第一部分已经结束,来自全国的工农男女开始列队而过,一个区接着另一个区。寒冷过甚,士兵在所站之处原地跺脚,而各代表团一俟经过广场,便开始奔跑。民兵首长整张脸已被冻僵,有可能失掉鼻子和面颊。非常有必要下发通知,绝对禁止携带儿童。

(然而)在大街上,不顾寒冷,是莫斯科历来所见最大规模的队伍。一个区又一个区,一个工厂又一个工厂,各民族的人民,全都用手边最能保暖的东西裹着脸,全城的人好像都在向广场行进。共产党人臂缠镶饰红边的黑布条,而我所见,几乎人人佩戴哀悼标志,甚至在时髦的库兹涅茨基桥大街上,衣着入时、明显不是共产党员的女士们,也都身佩哀悼之物。小男孩们在卖列宁的袖珍画像,人们将其别在胸前,而在有些地点,纸制的小画像免费发放,人们争相索要。

本报记者康慨据《卫报》网站重刊版全文译出。

弗・伊・列宁于1924年1月21日逝世,27日下午4时移入克里姆林宫墙外待建的列宁陵墓,但遗体并未下葬,而是经过防腐处理后,在此接受瞻仰至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