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语文教材鲁迅作品减少应理性看待

2009-08-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陕西省周至县 纪卓瑶 我有话说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鲁迅的作品过时了吗?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8月12日,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只是几年前在修订新课标教材时对选录篇目有所调整。但人教版的高中课本选录的鲁迅作品确实从过去的5篇减少到3篇。

 

 在我看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大可不必刻意回避公众的质疑,公众也应对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减少持理性态度。

老实说,新版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减少之所以引起人们的质疑,一方面在于鲁迅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所拥有的不可动摇地位,但最主要还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人道德沦丧、精神退丧,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骨气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进而在情绪上产生对其的留恋。

然而,语文毕竟属于语言文字科学,其主要功能是传授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可能也担不起精神教化的责任。何况,由于鲁迅所处的时代文化和政治背景极为特殊,其作品的确让当代中学生感到晦涩难懂。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适当减少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分量自然在情理之中。

其实,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减少,并不意味着鲁迅精神过时,也不意味着鲁迅作品就可能变为“鸡肋”。事实上,鲁迅作品虽不是畅销书,但却是常销书。在今年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评选活动中,《鲁迅全集》不就赫然入选“特别令人瞩目的文学类图书”(1月12日《北京日报》)。

当然,在中学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同时,也应适当增加鲁迅及其作品在历史教材中分量。只有让语言文字科学与历学的功能各归其位,才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鲁迅作品的精髓,也不至于公众对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产生质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