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书读不完的幸福忧虑

2009-11-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丁杨 我有话说

计时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本报每出一期是一周,推荐榜每列一次是一个月。乐得浸在书中不管外间冷暖的读书人,合上最后一页时不知过了多久。书里书外的世界运转得飞快,还有那么多好书未及读,2009年只剩了个尾巴,下一年第一
波新书井喷即将到来。

国庆庆祝热潮已过,从各个方面回顾建国60年历程的诸多图书远非短短一个月能够被市场、读者消化,对此拣选很有必要。长期致力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历史学者杨奎松如今学术方向侧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凝聚其相关成果的近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2两册)延续了他治史、写作重视第一手档案、资料的严谨风格,形式上有别于时下多见的编年体、罗列式的历史写作,截取建国前后土改运动、三反五反、干部任用制度、对美政策、中苏结盟、出兵朝鲜等历史、政治事件并对此逐一解读,相对冷静客观,从中似可理出共和国60年的历史脉络。与杨奎松以史料为基础写史不同,华裔摄影记者刘香成是用镜头记录历史,他的新闻摄影集《中国:1976-1983》将镜头对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普通百姓,自然、生动地直观重现那个并不遥远却恍若隔世的特殊年代,是超越摄影价值本身的另类历史读本。财经作家苏小和则是用经济学的眼光、自由意识来打量当下中国,在他的《我们怎样阅读中国》中,这种思路贯穿全书,对中国的种种社会现象、不同阶层以及若干历史、当代人物有所臧否。

任何年代,“启蒙”这一源自欧洲中世纪的概念都有其不同含义和重要意义。《启蒙札记》是已故国际政治学者陈乐民关于“启蒙”之发端、发展、人物渊源以及启蒙与中国的文章结集,也是他最后一本书(抛开重版、重印),从法国到英国,从康德到伏尔泰,这本篇幅不大的小书对今天中国被不时提起的“启蒙”却有不小的“启蒙”意义。在资深编辑、学者林贤治的随笔集《旷代的忧伤》中,有着与“启蒙”精神异曲同工的意涵,直指左拉、奥威尔、米沃什、陈寅恪等中外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与思想困境,由此带来无从化解的忧伤。社会学者郑也夫这些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写作势头,高产亦高质,所涉话题也相当广泛,《神似祖先》是其最新著作,由人类身体与祖先的关联过渡到引入生物学理论来探讨人类的思想、行为,颇有新意。

以“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学术、文化分量而论,时至今日华人世界才有第一本《李济传》实在有些晚。且不说他一生中与王国维、傅斯年、梁思成、费正清、李约瑟等中外学术、文化大家或为故友或曾共事,只凭其在历史、考古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便足够写下重重一笔,好在从这本传记中我们终于得以一观这位前辈学人的人生经历与学术追求。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苏裔美籍大诗人布罗茨基的流徙一生与其杰出诗作紧密相关,关于他的传记很多,这本出自同为苏裔美籍的诗人、布罗茨基研究专家列夫・洛谢夫之手的《布罗茨基传》显然是其中的重要一本,相同的经历加之与布罗茨基本人和其家人私交甚笃使得这本传记有了更多近距离、第一手的成分,不过作者无意停留在对布罗茨基一生的罗列上,他更意在从诗歌、文学角度串连起传主的人生,“我所写的,首先是那些使诗人布罗茨基得以形成并成为其诗歌世界之构成的事件和环境”(洛谢夫语),在此还要提到该书译者刘文飞,这位俄苏文学翻译者、研究者也曾写过同名传记,这无疑为这本传记的翻译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曾在上世纪80年代以《野火集》等极富反思精神、锋芒犀利的作品广为华人读者熟知的龙应台将笔触转向亲子关系、世态人情等貌似“趋小”实则更接近人性本真的写作领域,继年初在内地出版与长子书信对谈的《亲爱的安德烈》,日前其又一部深情之作《目送》也与内地读者见面,这本书中仍包含亲情成分,对儿子、父母的爱,也涵盖兄弟手足、朋友知己的感情,文字平实,情感厚重,对生命、家国亦不乏深入思考。与龙应台相比,台湾散文作家周志文的名气要小得多,他的文章清新隽永自成一格,其回忆童年时光、成长路向的散文集《同学少年》被台湾《印刻文学》总编辑称为十年来最好的散文,乡土气息与从容叙事依稀有我们当下阅读经验中久违的沈从文似的韵味,将外省少年的台湾乡村成长史写得引人唏嘘。

最后,想提及几本解密之书。在如今故弄玄虚泛滥成灾的图书市场上,前小说家、现大学老师马原解开《小说密码》、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在书中探索《宇宙秘密》均为靠谱、分内之事,同样的,对这个世界充满忧虑又强烈关切的科学家珍・古道尔们在《希望的收获:食品安全关乎我们的心灵》中揭开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许这只是冰山一角,但给人类提个醒总好过让大家吃得糊里糊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