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中国文化”到“中华文明”

2009-11-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陈来 我有话说
我不是《中华文明读本》的作者之一,但仔细想想,其实我也是。此作者非彼作者。前边那个作者是写作的作者,我的这个作者,是制作的作者。要说写作文稿,就一章一节来讲,我并没有参与;但是我参与了这个书的制作。为这本
书题词的是我们国家著名哲学家、已故的冯友兰先生,这四个字是在他95岁高龄去世前半年,我受刘东先生之命,去找他写的。和冯先生关系很熟,在他最后的五年,我都是做的他的助手,所以我到他家从来都是推门而入,很随便,但这件事对我还有一些小小的不一样。那天我是带我儿子去的,他当时年纪很小,那是他唯一一次见冯先生的机会,到现在他还记得冯先生的样子。

《中华文明读本》的写作者,也和一般的中国文化读本的写作者不一样。现在这种类型的图书,大体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受命而作,比如说文化部甚至中宣部,委托某某专家,这个专家可能是某一行的专家,他也可能是个作家,让他写一本中华文化的读本。但一个人的知识,不要说是作家,就是专家,也还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写的中国文化读本,在知识的局限性上,不可能没有表现。另外呢,就是我们国家经常有一些重大的活动,比如去年奥运,好些人就在为奥运而写书;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写一本介绍中国文化的书。这样的书,我觉得在内容方面,可能有出彩的地方,但是也可能有不周全的地方。《中华文明读本》的作者团队,堪称无与伦比,可谓前无古人,也可能后无来者。这么多有名的学者,为大众,而不是为专家,写这样一本介绍中华文明的书,是不容易的。

这本书的编写其实不是在国学热的今天,而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1985年开始,国内兴起了“文化热”。整个读书界,“文化热”的关键词是“文化”,而不是“文明”。但这本书用的是“中华文明”,而不是“中国文化”,很有意思,因为它预示了90年代以后我们整个文化、学术的一种发展和变化。因为到了90年代,关键词变成了“文明”而不是“文化”了,文明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也突显出来了。从这点来看,这本书有预见性。

文化和文明有什么不同呢?在1980年代的讨论,多是抽象的对比、抽象的概括,比如说西方的文明是动的文明,中国的文化是静的文化;西方的文化是进步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是个保守的文化,等等。这是1980年代最流行的。用简单的大而化之的东西,给大家一些观念,当时也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在学术上来说不是很严谨。这本《中华文明读本》,则摆脱了那种大而化之的抽象性,有很生动、很具体、很丰富的具体内容。这本书里,有很多一般的文化读物谈不到的东西,不仅包括哲学、科学、艺术、都市、礼俗等,甚至还讲到疆域和物产,这就体现出了文明概念的丰富性和视野的整体性。一本30到40万字的书里边,能谈到这么具体的内容的,我没有看到第二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