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篇小说走到“岔路口”引发作家争议

2009-11-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文学产品,长篇小说来到了“面对内心”与“融入市场”的岔路口。为此,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在“2009’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上抛出了自己的疑问,“长篇小说创作如何才能既保持文学的基本底线,又保持影响力”?此一问题引起了与会作家、评论家的激烈争议。

现在,每年以纸介方式公开出版的长篇小说大约有1200部,每天挂到网上的长篇小说的数量无法统计。然而,“相当一部分传统的纸质作品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进入不了市场的流通,产生不了影响”。同时,“有一批网络小说的影响力、传播力在迅速地扩张,与过去传统的长篇小说相比,它们对更多读者的影响力却在不断扩大”。

“2009’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长篇小说创作基地主办,《当代文坛》杂志社、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承办,梁鸿鹰、阿来、刘醒龙、谢有顺等70余位作家、评论家、出版人参加了研讨。

“市场机制的影响巨大。”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梁鸿鹰率先指出,现在,市场左右作家、左右出版社,而市场的求新、求变、求速与创作的求稳、求慢、求扎实是相矛盾的。他认为,长篇小说创作、生产、出版的市场链条中生产环节保护不足,而销售环节过于强大,“这种市场规则是不利于作家创作的”。

作家孙惠芬坦言自己就是处于“自娱自乐”状态的写作者。“原来以为,自己在自娱自乐的状态里面是一种好事,很多人被市场裹挟进去了,而自己能坚守一种寂寞的思考和抒写内心情感最真挚的东西的自由,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但是现在,孙惠芬产生了困惑,“是不是不放弃坚持就突破不了很多东西”?所以,现在她认为,“自娱自乐的状态确实不是让我们满意的状态”。

作家刘醒龙则是坚定的“面对内心”的写作者。“长篇小说要潜心几十年来写,甚至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写,写作过程本身可以充分满足你写作的欲望、写作的快乐,甚至是精神上的收获”。同时,他指出,长篇自身具备一个博大的体系,要写长篇小说,就必须要进入这个体系。

但作家徐则臣提出了心里的困惑,“时代不同,世界进入眼中的图景不同,我们是否一定要延续过去的写法”?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把中国传统叙事方式放在当下,如果把当下社会的复杂性、宽阔性、瞬息万变的东西加进来,两者之间是否会产生矛盾,传统叙事手法和当下现实思想交融的时候是否会出现问题?总而言之,“我们这个时代复杂的图景跟五六十年代的作家所面对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我们眼中的世界也跟老一辈作家不一样”。

就此,作家杨少衡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提出,作家的内心必须要有读者群,“但并不是说迎合读者的口味,而是说我们的写作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要知道我的书写给谁看,我的读者希望从我的作品里知道些什么、找到些什么东西。只有定位好读者群,才能够用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去影响他们,产生效果”。

“70后”作家李师江已经开始了“小说流水线”的尝试。“我最近在做‘小说工厂’,它是一个培养畅销小说和小说家的工作室。我利用以前策划图书的一些经验,和一些作家强烈要求出版的欲望,根据每一个作家的特长提炼看点,这样,畅销的可能性就大。”李师江明确表示,他并不认为小说是一个自我的东西,“艺术性和自我并不成正比,才华也是一种非常片面的东西,不足以支撑一部作品”。

无论如何,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所有现存的文学样式中,长篇小说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文学产品。“在所有文学奖项中,专门评长篇小说的奖项――茅盾文学奖,是最受关注和最能引起争议的奖项之一,这些年来,网络文学的盘点评奖最重头的也是长篇小说;来自纯粹的民间写作,长篇小说也成为最高成就的代表最恒常的一种文学――研讨会,十有七八也是长篇的研讨,真正能够进入媒体报道的也大都是长篇小说。”在这样的背景下,评论家朱晖指出,长篇小说的美学形态已经出现了变化,最大的冲击是来自于影视的冲击。“从长篇小说自身的创作情况来看,传统的长篇小说有一个从始至终的故事和精心策划、带有戏剧化色彩的情节模式,但随着近年来大量根据长篇小说改编的连续剧的投入拍摄和播映,现在的长篇小说段落感大大增强,这种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能,就是拍电视剧不用重新改编,就按它的段落走的话,大概就能排出多少集来。”朱晖认为,长篇小说美学形态的影视化与其文学性是相违背的。

他同时认为,在长篇小说的品质与市场的平衡上,出版界可以做得更多。他认为,目前,出版商的注意力、能力现在仅仅表现在他们对有市场潜力的作家和作品的争夺、垄断和占有上,但还没有能力按照他们所了解的市场的现状,去规范、规划、引导作家的创作,“这是目前出版商在沟通市场与创作之间的平衡,能做到的一点”。

据记者了解,目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据潘凯雄透露,人文社长篇小说创作基地接下来可能会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作家、评论家保持密切联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