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兰克福书展札记

2009-12-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杨克 我有话说
抵达法兰克福是下着小雨的清晨。

之前我已经来回4次经过这座城市了。较近的一次是去年8月,由德国之声国际部原主任布卡德・诺沃提尼牵线,德国国家旅游局邀请,我曾到德国跑了16天,计4500多公里,24个城市,可谓走通德国。开车的是南方电视台的70后、80后,他们拍自驾游风光片,我则是应约写一本与德国建筑有

关的文化大散文,布卡德与2名德国教授和7位大学生分别陪同全程,前后见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参赞,多位德国国会议员以及各地的市政厅官员、市政府国际部、贸发部及旅游局官员,有关大学教授、汉学研究者。而早在2003年我应德方邀请也去过德国几个城市。每次往返,法兰克福都是必经之地,我觉得它就像一块欧洲的下马石,或是通向德国腹地的一块跳板。

甫下机,“熟悉”的法兰克福航空港就让我眼睛一亮,扑入眼帘的是本届图书展主宾国中国的巨幅广告,上面的汉字亲切温暖,给人“家”的感觉。

图书展开幕式上,德国默克尔总理陪同习近平副主席出席了多个场合的活动,这是从未有过的主宾国特别礼遇,彰显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谁也不敢小觑。当晚在老歌剧院举行中国主宾国开幕式音乐会,每每演奏完一曲,坐在我前面一排的德国女士就连声赞叹,热烈鼓掌。而图书展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后期开放有如此多的读者涌来展馆,人头熙熙攘攘,像中国赶庙会一般热闹,显现了德国人酷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而欧洲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当下西方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最初汉学系非常寒酸,只有一个教授,他的办公室就是课堂和研究所,如今汉学系已壮大为有20名教师和约150个学生,其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共约50人。我们朗诵交流活动的热情洋溢的主持人梅艾嘉说,几年前她选修汉学时,还担心毕业后没有出路,如今前景一片光明,很多人都希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

在此我朗诵的诗歌是《在东莞遇见一小块稻田》,之所以选择这首诗,是以我过往的经验来看,外国人对反映中国高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土地关系的变化和中国人生态意识觉醒的诗很有兴趣。果不其然,我们一行分别朗诵完毕,便有学生向我提问了诗歌所涉及的环境意识。

在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海涅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提问中德作家对两国文学相互了解的程度,他似乎是个中国通,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毛有成。我回答他说,在十多年前出版的《诗人喜欢的诗》一书里我就写过,我读的第一首西方现代派诗歌是里尔克的《豹》;中国诗人不仅对歌德等前辈大师非常熟悉,中青年一代还有许多人喜欢保罗・策兰。但欧洲对东方的近现代文学了解非常有限,这也是欧洲中心主义作祟,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对中国文学会有更多的介绍。

在德国,作家朗诵自己的小说是一种常态,这让我顿悟中德小说从源头到风格的差异。可以这么说,德国小说从十七八世纪烛光幽暗的咖啡馆中走来,它的语言是一种精致优雅如油画般的语言,也就是说,有点像我们以前的文言文用雅语写作,一个作家可以在咖啡馆里像朗读诗歌一样朗读自己小说中的一小段文字,而通过语言,听众就能对作品的水准有所判断。而中国小说的传统则是说书话本,语言务求通俗和日常化,叙述情节化,你光听小说的片段与人物对话,是没法对小说有整体把握的。这种比较没有艺术的高下之分,而是白酒和洋酒、茶和咖啡的对比,说明东西方审美趣味的差异。

只要在路上,就会有新的发现,特别快慰的是,这次参加法兰克福图书展后前往进行文学交流的城市,竟然都是先前我没有到过的地方。在歌德故居,我写下了一首诗,我以为,写作,才是文学互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