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灌水到炼油

2009-12-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干 我有话说
记得今年的7月份,我写了一篇关于“博客是一种软文学”的博客贴在新浪的《王干作文大解放》,探讨博客作为一种软文学的特性。没想到一两个月后,我又接触到一个新概念,叫“微博”,各领风骚多少天?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微博,简言之,就是微型博客。俗称围脖,有趣的说法,围脖不是正经服装。这“微博”之微,
就在于它有字数的限制,每篇博文不能超过140字,当时我私下嘀咕,怕不是按两条短信的字数来限制的吧。后来问新浪微博的专业人士,果然是按两条短信的字数设定的。微博据说来自Twitter,所以新浪的微博是t.sian.com。当然新浪没有而完全克隆Twitter,融进了很多新的元素,比如评论、私信、图像等等。

这微博风乍起,便吹皱了一池春水。虽然没能翻江倒海,但经新浪的热烈推广,大有成为博客之后的第二高潮。而姚晨和徐静蕾成为微博和博客的双峰并峙,也成为一大景观。《中华文学选刊》有感于这样一种新的文体形态的出现,决定在明年开辟《微博精选》的栏目,以最快的速度将微博之民智慧呈现给读者。

之所以将微博冠之以文学,我觉得目前微博文学性还是大于传媒性。它在个人性、文本的修辞性和情绪的无遮蔽表述上,和文学诸多面是切割的。因为我目前看到的微博,除了那些饭否睡否浴否之类的流水账外,一般文人和文人的微博,包括一些明星的微博,都自觉不自觉地引进了一些文学的习惯性话语和修辞手段,格言式的,世说新语式的,微型小说式的,谜语解谜式的,歌谣式的,短诗式的,和文学形成某种对立和互补,好像是切割开,但又是关联陪衬。

我在微博上发布消息后,很多人就微博的定义展开讨论。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认为,“微博的功能首要是社会交往,其次是信息分享,其次是思想对话,其次是情感交流,然后才是文本修辞。”而新浪执行副总裁陈彤看来,博客和微博本质上是不同的东西,却又有些近似性,关键在于微博这种即时性书写平台,引入了社交网络的关系结构。盛大文学的代表颜桥认为,微博是个聚合物,能够整合虚拟的朋友,理想的信息平台。对写微博的人来说,还是个人的对称的镜像。每个人希望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我,而微博的记录功能能够塑造一个镜像式的自我。微博对自我形象的虚拟性塑造,某种程度加深了它的文学含量。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给我发来观点,他认为微博像女孩子的裙子,越短越吸引人。微博上流传着一个句子:微博是网络化时代的俳句。我个人喜欢俳句说,它更接近文学,而且因为有了140字的限制,像五言七言一样,在限制中有了创造的可能。没有这140字的限制,就是一般bbs。

我们这些说法在新浪的朋友看来很浪漫,他们则说,微博是他们的一个新的产品,他们力推的新的产品。从新浪的朋友介绍来看,微博是一个具有覆盖性的庞然巨物,有野心和宏图大志。当然这不影响微博的文学性甚至文体的创新性,因为以往的实践证明,网络的各种形态在中国是最容易文学化的。

俳句说在微博上传播之后,著名出版人路金波写道:“谈‘围脖文学形态’还早得可笑。我甚至从未发现有人在实践中将其视作创作平台。倒是有一点,140字数限制,能够逼迫作家锤炼语言。去掉那些惯性的形容词副词,使文字更多动词,更简洁干净有力。而过去的网络创作,常常因为肆意而无节制,把作家的语言弄坏了。起点上动辄上百万字巨著,简直使人恐惧。”

2001年我曾将网络时代的来临,尤其针对网络文学的浩如烟海的庞杂无序,称之为“灌水时代”,后来将自己的评论集也取名为《灌水时代》。因为网络的无门坎进入,也因为网络的海量信息,没有了限制,语言的含金量、语言自身的尊严受到了挑战。语言尤其作为传播交流的书面的语言,应该有某种自律的律存在着。微博虽然不见得就是天条式的“律”,但毕竟让网上的灌水者有了律了,不能有水就灌了,要去“炼”,从水中炼出油来。语言的限制让灌水变为炼油,微博的俳句说,固然有些文学青年化,但至少告诉我们网络的法则、网络文学的法则会慢慢形成。

当然,微博是一个正在生长的未知的形态载体,刚刚萌芽抽枝,以后长成什么样,恐怕连它的主人也难准确控制,就像一棵树,是有自己的形态的。就像一个孩子,家长最后也难完完全全在他身上完成自己的设计。生命的生长往往突破人的意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