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范长江与《上饶集中营》的出版

2009-12-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鹏 我有话说

范长江是我国著名新闻记者,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他有着重要地位。1909年出生于四川内江农村的他早在青少年时代就追求革命、追求进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以《大公报
》记者的名义撰写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和主编的《西线风云》曾闻名于世,令他成为昔日的名记者。

1945年,他主持编辑出版过一本叫《上饶集中营》的书,这本书当时在解放区影响很大,教育了许多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这本书中的许多史实拍摄了电影《上饶集中营》(编剧冯雪峰),该片在全国城乡放映后几乎家喻户晓,而这本《上饶集中营》此后就少人再提及了。今年恰逢范长江诞辰100周年,重提这本《上饶集中营》或许还能有些现实意义。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共顽固派阴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3月便将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650多人押送到位于江西上饶的国民党三战区长官部驻地,干部们被囚禁在城南郊周田村,国民党打着军政训练机关的幌子,冠冕堂皇地称之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训练总队军官大队”。囚禁在上饶的新四军干部、共产党人和其他爱国进步人士,陆续有人利用生病、服劳役和外出活动等时机越狱,1942年5月25日和6月17日更是组织了著名的茅空岭暴动和赤石暴动,冲出了牢笼。这些成功越狱的革命志士大多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周折,重返了革命队伍新四军。1944年秋末冬初,时任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范长江得知一部从上饶个别“逃跑”和集体暴动越狱的同志来到了新四军军部,决定约请他们写稿,准备汇编成一本书,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揭露控诉国民党反动派残酷迫害革命志士的法西斯罪行,记叙新四军干部和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斗争事迹,用以教育鼓舞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

范长江对于编辑《上饶集中营》用了很多精力,他曾与应约写稿的同志一一交换意见,帮助他们挖掘资料、突出主题、精练内容等。应约撰稿的有赤石暴动主要领导者之一、皖南事前任新四军教导总队第四队指导员的陈念林,赤石暴动越狱的原新四军军部副官处长叶钦和,赤石暴动越南华侨、参加新四军半个月就遇事变被俘的黄迪菲,茅家岭暴动主要领导者之一、原新四军三支队五团特派员李胜,利用囚徒剧团到铅山石塘演出之机越狱的新四军画家赖少其,季音和与他同时从石塘跳窗逃跑出来的庞斗华等,共十几篇稿件。范长江审阅了全部文稿,认为国民党反动派在上饶设立的监狱残酷迫害新四军干部和其他革命志士的情形类似德国纳粹集中营的法西斯暴行,提议将“上饶监狱”称之为“上饶集中营”,书稿也因此取名为《上饶集中营》。

《上饶集中营》初版于1945年的华中解放区新华书店,再版于1946年3月的山东解放区新华书店,一直到1951年再版不下6次。时任中共华中局代理书记兼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为这本书撰写了《上饶集中营出版序》;范长江撰写了《上饶的集中营》一文,详细介绍了上饶集中营建立和变化的过程和国民党特务对囚禁者的暴行。《上饶集中营》中共收18篇文章和一张上饶地区地图,记述了“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干部在狱中与国民党特务斗争的史实。作者所写的都是亲历亲见亲闻的实事,真实地描述了与敌展开斗争的故事。其中曹越写的《记茅家岭两个月的生活》、赖少其写的《站铁笼的第一天》等,把非人生活和各种酷刑予以暴露,是“人间地狱”的真实写照;陈念林、孙秉泰合写的《卑劣的统治群》无情地勾划出敌人知识的贫乏和手段的卑鄙;李胜写的《茅家岭的暴动》和冯村写的《赤石暴动》反映在敌人包围严密、警卫森严的情况下,抗日志士以坚强的决心和周密的计划及机敏的配合,进行惊心动魄的暴动,取得胜利;叶钦和写的《回到新四军来》记述了暴动以后,经过3年的辗转跋涉、颠沛流离回到了自己向往的军部;叶钦和写的《哀施奇同志》和冯村写的《怀念孙锡禄同志》,从不同角度分别描写了两位共产党员,在狱中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在此之后,一青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了《炼狱杂忆》作为《上饶集中营》的续篇,由1946年和1947年分别由东北解放区的辽东建国书社、东北新华书店、大众书社出版和再版。一青即郭静唐(1903~1952年),曾被关押在上饶监狱,受尽酷刑,1942年被营救出狱。

新中国成立以后,江西省人民政府对上饶集中营革命旧址做了妥善保护,1955年修复了上饶集中营部分旧址的原貌,陆续修建了烈士公墓、纪念碑、陵园、纪念馆和纪念亭等,供后人观瞻、参观。纪念碑的正面刻有周恩来题写的“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九个鎏金题词,东面刻有刘少奇、朱德题词。如今,上饶集中营旧址附近的纪念群落,已成为群众悼念昔日在这里牺牲的两百多位烈士的场所。如果范长江编辑的《上饶集中营》一书今天能够再版,也许可以使更多的读者了解烈士们的事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