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阅读经典,深挖一锹的语文教育

2009-12-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蓉梅 我有话说

中小学语文老师想提高语文教学,学生想提高语文成绩,这是师生多年来追求的共同梦想。为此,老师精心备课,讲究教学,精讲细练;学生做了很多作业,补了很多课,甚至进各种培训班,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多功夫,用了很多办法
,可结果总不令人满意。以致有的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认为反正无论怎么努力也学不好,索性放弃了对语文学习的追求。这让笔者想起了某一年的高考题,有人挖井打水,这里挖了一会儿不见有水,就换了个地方重新挖,如此反复,最终都没有找到水,但图示却显示有几个地方是有水的,只要再继续挖几锹就可以了。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育与此有些类似,我们目标很明确――提高语文成绩,可缺少那非常重要的挖出水来的“深挖一锹”――阅读经典。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学科,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不难理解,阅读和写作能力要得到培养提高,得从根上寻找营养,寻求突破,这个根就是阅读。

阅读决定语文水平的高低

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主要的标志就是他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高低。阅读虽不同于写作,但阅读和写作有着天然的联系。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思想养料、方法借鉴。一个阅读能力强的人,其写作能力必然不差,反之亦然。所以,语文应该是以阅读为主的课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充分肯定了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阅读可以提升观察、分辨、预测、推理、分类、归纳、表达、判断等各种能力,促使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全方位的有效学习。有时候我们看到有的同学很少参加辅导班,成绩却很好,这并不是他们有非凡的才能,而是由于他们善于阅读,善于阅读本身发展了他们的智力。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要提高语文成绩,只停留在课内阅读是不够的,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应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使自己带着生活的经验与感受走入课堂,又带着在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这样,才能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还曾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一旦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实现课内向课外的迁移、学习向生活的迁移,就会不断从书本中获得精神滋养,提升人文情怀,使自己因阅读而生活充实,富有意义,语文成绩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重在阅读经典

如今出版业非常发达,为中小学生出版的课外读物真正称得上“书的海洋”,走进书店你就会觉得眼花缭乱。没有书读我们会手足无措,有书读我们也会无所适从,书太多了,我们不知道怎么选择。著名教育家伊拉斯谟曾经说过:“孩子最初阅读和吸收哪一类书籍是十分重要的。不正经的谈话毁坏心灵,不正经的书籍毁坏心灵的程度并不比它稍差。没有声息的文字会转变成为态度和情绪,特别是当它们碰上一个有某种缺点的天然性格的时候更会如此。”所阅读的作品对阅读者本人肯定会产生诸如道德情操、人文精神、审美趣味等多方面的感染教育作用。所以,阅读要读好作品,读名家之作。

世界经典名著当然是我们的首选,可是对中小学生而言,大部分名著太长了,或者太难懂了,不大适合他们阅读,这时,中小学生可以找一些难度适中的改写版来看,改写版保留了作品的精华,去掉了繁复冗长深奥的地方,容易读懂,适合理解,有助于吸取名著中的精华。市面上有不少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名著丛书,“小书房・世界经典文库”系列丛书就是其中之一,本丛书请教学一线的著名语文老师改编,这些老师非常了解学生的需求,他们的对名著的诠释和理解可以说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

除了世界名著之外,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的原创儿童文学也是我们当代语文学习的重要营养成分的来源,“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这个系列由中国作家协会牵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教授主编,收录了6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的精品佳作,小说、童话、散文、诗歌,每一篇作品穿越时空依然魅力无限,读这些作品就是在和一颗颗欢快的心、坚韧的心、高尚的心对话,既可获得心灵的滋养,又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要想提高语文成绩,还得要深挖一锹――阅读经典。

  (“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书系,王泉根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35.00元/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