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出版企业上市,机遇还是风险?

2010-01-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蔡翔 我有话说

编者按: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成思危、蔡武、高书生等与会,探讨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文化体制改革与资本市场创新、网络游戏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出版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等多个热门议题。

在出版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分论坛中,出版企业的资本运营、上市融资热潮成为论坛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继北方出版传媒、时代出版传媒主业上市后,多家出版集团发出了上市信号。然而,出版企业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尊重出版的产业规律,又要尊重出版产业作为出版的规律,尊重它的特殊性。其中,国家的政策导向是重中之重。

在此,我们特别刊发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的主题发言,在出版企业涌动的上市热潮中,发出另一种声音。然其目的,正是为了我们的出版企业走得更好,更远。

○上市是一种途径,而不是目的。它应该是企业缺乏足够的投资能力及项目运作,通过上市去募集资金来解决发展的问题。

○按照资本结构、融资先后的理论,首先是内部资金,其次是无风险的、或者是低风险的举债融资,之后才是上市。

○有一些出版企业上市以后,它拿来钱不是用来壮大出版业的。

○出版企业严重依赖教材,产品结构单一,而教材出版受国家政策变化而变化,也许一夜之间利润就会消失。

○出版业并不是高增长、高回报的产业。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而出版上市公司的老总,几乎没有人拿过期权,无法实施激励约束机制。期待国家在这个方面有明确的政策信号。

○出版产业政策的话语权,大部分掌握在大企业、以及核心的精英层手里面。

一位经济学家说,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手段来发展的。资本运营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其中上市是资本运营的主要手段,或者说是高级形式。目前我们国内,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上市,老百姓也都去买股票,买基金,尽管挣钱少,但还是前赴后继。

在我们国家这种奇特的证券市场的诱惑下,长期以来作为喉舌的出版业,这几年躁动起来了。继前几年集团化之后,这几年加速转企,加速改制,加速上市。如果说我们因为买了中石油的股票被套牢,就感觉被忽悠了,我们对自己伸手可以触摸到的,或者说我们置身其中的出版业集团上市,我想我们有理由做一个简单的解剖。

之前我的学生正在做一个课题,一个上市公司委托我们做的。我今天把我所知道的信息,按照四个方面的题目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第一个为什么要上市,第二个上市以后遇到什么问题,第三个核心问题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第四个,撇开上市本身出来,从产业政策,乃至我国出版体制改革上做一些思考。

为什么要上市?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大家回答最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出版集团大部分在过去都是靠行政捏合在一起的,若干个关联公司的组合,大部分的集团只发生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从理论上来说,上市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第二个方面,认为上市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影响力。过去辽宁出版、安徽出版,在全国出版都排不上号,但是因为这几年上市,他们打遍大江南北。这种影响力、知名度值多少钱?这是一个事实。

同时,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来说,拥有上市公司多少,是他们政绩的一个表现。我们的新闻出版企业,虽然说规模不能跟房地产行业相比,但是社会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地方政府还是很热衷做这个事。

第三,是认为通过融资,容易获得大量资金。我看到一位证券制度分析专家讲了一个观点,蛮有意思的。他说当下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国有企业的脱胎换骨,而脱胎换骨在某种意义上是脱贫解困,同一支股票发行,不同身份,获得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我还听见另外一种批评的声音,所谓融资,就是圈钱,圈钱是白来的钱。更何况我们中国的出版集团要打造具国际影响力的出版企业,仅靠自有资金是不够的。所以政府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按照事业考核方式往里面投钱。他们通过其他行业已经找到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或者说制度,就是上市。

不管动因是什么,我们看上市以后,这个目的是不是已经达到了?第一个方面,是否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我通过调查发现,出版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是很完善,或者说非常不完善。比如说现在上市公司里面,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很多人员身份发生重叠,甚至有一些既是董事,也是监事,我们上市的两个出版公司,他们勉勉强强达到证监会要求的独立董事占三分之一的指标。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我的一个朋友说,他的一个朋友博士毕业两年,当上某出版集团上市公司的董事,他连基本的出版流程,什么叫印张都不知道,他凭什么当董事?最要命的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基本上占了70%以上。

第二,提升上市公司的企业形象,其实它是一把双刃剑。比如,上市公司有一个信息披露制度,我们知道出版业长期以来,市场不怎么规范,在销售手段、价格体系方面都长期存在着潜规则。这些潜规则,你不去用,你挣不到钱,你用了,还怎么做信息披露?还有一点,品牌效应有别于其他行业,图书期刊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核心是内容。消费者、读者关心的是作者,是内容,是图书价格。

第三个方面,募集来的资金投向与管理也不规范。上市是一种途径,而不是目的。它应该是企业缺乏足够的投资能力及项目运作,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来解决发展的问题。可是一些集团上市以后,募集来的资金还没有相应的投资空间,不知道怎么花。有一些出版企业上市以后,它拿钱不是用来壮大出版业的。上海的一个发行集团,他们现在主业不是做发行了,他们做更挣钱的平面媒体广告运营。其实一个集团上不上市,首先要清楚自己缺不缺钱。上市的实质,是用股权来换资金,是所有者以出让部分所有权以及利润来获得新的发展基金,如果通过自己的自身积累、滚动,本身就有钱,如何还要上市,让别人来分享你的利润呢?大型企业上市,即使需要资金,还有很多方式。按照资本结构、融资先后的理论,首先是内部资金,其次是无风险的、或者是低风险的举债融资,之后才是上市。比如说目前我们国家资本市场融资,它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上市了。我发现辽宁、江苏、安徽,他们都在发行票据。

第三个问题,一个核心的问题,公司上市之后,能不能挣钱,有没有持续盈利的能力?资本它是有逐利性的。目前导致盈利能力可能发生问题的,第一个,我们出版企业严重依赖教材,产品结构很单一。现在我们整个出版业,教育出版占了70%,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占20%,上市公司也是一样,个别集团达到了将近85%。教材出版受国家政策变化而变化,国家政策一变,比如前几年的教材招标、政府采购,也许一夜之间利润就没有了。

第二个,数字出版缺乏明晰的专业模式,产业转型困难重重。

上游出版社很难靠自己自身发展转型数字出版,基本上靠网络运行商来配置;中游技术标准不统一;下游,我们的手机阅读器还存在技术障碍,还存在内容方面的问题。

总而言之,我们的出版企业目前还没有找到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不是说找不到,至少目前还没有找到。

说了很多很悲观的话,是不是出版企业就没有希望了?也不是。我认为在我国资本市场繁荣的今天,关键在于政策导向。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要尊重出版产业规律,尊重出版产业作为出版的规律,尊重它的特殊性。特殊性有两个。第一,出版业并不是高增长、高回报的产业。我采集了近30年我们国家图书销售的数据,我们全国图书销售的增长,只有GDP增长的一半左右,跟它并没有保持同步,其实这个规律在国外也是一样的。我们去年出版总产值不到海尔的一半,美国的出版总产值也是不到沃尔玛的一半。

还有一个特点,出版产业,它的核心是内容。对文化体制改革执行的标准和别的行业一样,事实上并不符合出版产业实际的生产能力。法国、英国等国的图书税收跟别的行业完全不一样,法国5.5,英国是0,我们是13。我们电子音像17个点,电子音像出版业现在基本已经覆没。

刚才说尊重出版产业作为出版的规律,另外一个导向,要尊重出版产业作为产业的规律。而尊重出版产业作为产业的规律,就要重视它的一般性。根据市场的需求,我们要有自主配置能力,书号被控制了,刊号被控制了,现在我们讲产业升级,然后讲跨媒体升级,什么都没有,怎么去升级?海尔想生产冰箱,一汽想生产轿车,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目前出版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最后一点,一般的产业还有一个规律,就是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我私下也问了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谁拿过期权,或者说给你期权,目前还没有谁敢要。另外,大学出版社甚至连产权多元化的口子都没有开,无法给员工、管理层实施激励约束机制。我期待国家在这个方面有明确的政策信号。

关于这次转企改制,我有一点很悲观的看法。我们讲分类指导,一类公益,一类产业,但我发现分类指导是一类指导。580家出版社里面,95%的都要求进行企业转制。我们产业政策的话语权,大部分掌握在大企业、以及核心的精英层手里面,数据是他们采集的,话语权是他们掌握的。事实上,我刚才讲了那么多特殊性和现状,都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客观对待出版。我们国家在思考产业政策的时候,只有尊重历史,承认现实,把出版行业当作一个特殊行业来看,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才能获得健康的环境。同时,解放思想,还出版产业作为产业的本来面貌,尊重它的一般产业规律,我们的出版上市企业才能够轻装上阵,获得发展的动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