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相似的秘密往事

2010-03-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秘密警察的幽灵曾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如今仍然游荡在记忆里。在刚刚结束的莱比锡书展上,德国最晚近的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与赫塔・米勒,不约而同地唤起了人们共

同的回忆。

“克里斯蒂娜”的故事

“我那时是个小作家,来自世界尽头,而她是个大编辑,来自世界中心――德国。”3月20日下午,米勒告诉书展现场的听众。那是在以前的罗马尼亚,为了躲避窃听以及可能由此而生的风暴,她和德国来的女编辑遁入林中。“那就没有人能听见了。我们总是到树林里去做校对。”

1982年,米勒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最低点》(Niederungen)经过重重审查,并大幅删改之后,获准在布加勒斯特出版。原稿则经人偷带出国,两年后在西德以同一书名付梓,大获好评,她亦受邀前往法兰克福书展,但因公开发表反对齐奥塞斯库政府的言论,在本国的作家生涯就此终结。自1985年起,她被禁止发表作品。第二年,在等待移民西德的许可时,她再次在柏林出版了小说《人是世上大傻瓜》(Der Mensch ist ein grosser Fasan auf der Welt)。1987年,政府批准了她的移民申请。

去年年底,米勒女士也在其诺贝尔答谢演讲中,以多个段落回述了国安人员加诸己身的种种威胁,包括:“蠢货……骚货,跟站街的婊子一样堕落,”以及“你会后悔的,我们会把你淹死在河里”。

德通社的报道说,面对2010年莱比锡书展的听众,56岁的米勒女士还回忆了文学如何打碎了她少女时代的田园乌托邦,使她下定决心离开家乡的小村庄:“我与我们那村子的纽带是被阅读、被书给毁了的。”文学为她呈现出了广阔的天空。

“螺丝钉”的故事

1999年诺贝尔奖文学奖得主则叨着大烟斗,为莱比锡书展带来了将在今天(3月24日)出版的一本新书:《盯住君特・格拉斯:斯塔西档案》(Günter Grassim Visier-Die Stasi-Akte)。格拉斯本人不是署名作者,署名作者是作家凯・施吕特(KaiSchlüter),但施吕特也不是真正的作者,真正的作者是前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那些默默无闻的秘密工作人员。

82岁的格拉斯为此书画了封面,并为书中所收档案附上了自己的评点。

依档案记录,早在1961年格拉斯发表抨击修建柏林墙的公开信之后,斯塔西便盯上了这位活跃的年青作家、1959年轰动世界的小说《铁皮鼓》的作者。施吕特说:“难以置信的是,格拉斯在东德非常有名。他的书被禁了几十年,但每个人都认识他。他经常访问东德,人们会说:‘看啊,格拉斯。’”他进入东德参加各类文学活动时,斯塔西便会严密监控他每一分钟的行动。

“格拉斯一到东德,身边就全是特工。所有那些正式出面接待他的人全是IMS(作为线人的斯塔西非正式雇员),全都是。”施吕特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对不来梅电台说,“不管是作协的人,还是出版社的代表,抑或官员和戏剧界人士……他整个被包围了。这实在让我吃惊”。

如此经年累月,所积档案多达约2200份。

如同米勒女士在秘密档案中有个代号“克里丝蒂娜”一样,格拉斯被斯塔西称为“螺丝钉”(Bolzen)。“我们其实在这件事上找到了乐趣。”昔日的螺丝钉先生在莱比锡书展的作品朗诵会后对德国之声说,“我们有意激烈地讨论了前东德和联邦共和国之间关于抒情诗在发展上的不同点,之后我们就想像,监听者在试图解密我们的对话时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当然我们也不只是朗读文章,我们还会喝点红酒。当朗读结束时,可能还要喝点来自西部的,或者是东部的杜松子酒”。

2010年莱比锡书展于3月22日闭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