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巧取书名书名没有著作权,也不能登录为商标,似乎表示书毕竟有别于一般商品。所以,村上

2010-05-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长声(本报书评人) 我有话说

水村美苗

巧取书名书名没有著作权,也不能登录为商标,似乎表示书毕竟有别于一般商品。所以,村上春树可以随意套用人家的书名,譬如《1Q84》出自英国作家乔治・奥韦尔(GeorgeOrwel

l)的《1984》,日语里Q与9发音相似;随笔《谈跑步时我谈的》则源于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的《谈爱时我们谈的》(又译成《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译林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这其实是一种取巧,但村上春树名气大,也就没人去说他,兴许附他骥尾,原著才广为人知。战后日本整个是模仿乃至剽窃美国,文学也不例外。村上春树借鉴外国小说恐怕也有点过分,乃至被人拿去为剽窃辩解或炒作。

为书取名,作者有时倒不大用心,伤透脑筋的是编辑,因为卖点首先在书名。一旦有书畅销,不仅内容,连书名也会被竞起效颦。你赚了《国家的品格》,我就卖《女人的品格》;出“力”卖钱,就什么都“有力”地推出―――“抑郁力”、“钝感力”、“烦恼力”。日本文艺家协会婉言相劝:“文艺作品的题名是作者的苦心所产,独创性高的也很多。应尊重作者这番苦心与独创性,但也要确保取名的表现自由。现成作品的题名独创性高,其作品已有定评,搭人家名声的便车或冒用,将伤及作者的感情,以避免题名雷同为好。”不过,村上春树高就高在胜于蓝,变9为Q,其鸣啾啾,便具有村上特色。

日谚有云,“借别人的兜裆布比相扑”,这也是水村美苗的擅场,且另有巧妙。水村第一本小说叫《续明暗》,模仿夏目漱石的文体,续写他未竟之作《明暗》。又创作《私小说》《本格小说》,后者用挪移大法,把英国作家埃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写成日本故事。2010年伊始,在《读卖新闻》上连载小说,名为《新闻小说》。水村所用的这些题名全都是日本文学样式的固有名称。

单说“新闻小说”。日语里“新闻”是报纸,《读卖新闻》应译作《读卖日报》,据说发行量世界第一。“新闻小说”那就是报纸连载小说,凡报纸必有带插图的连载小说,据说这也是日本传统。《读卖新闻》百余年前连载尾崎红叶的小说《金色夜叉》,为水村祖母辈所爱读,她的《新闻小说》即由此落笔。写百年三代人,她们分别照报纸连载小说、电影、电视剧描画自己的人生。

水村美苗自称“用日语写现代日本文学的小说家”。十二岁移居美国,读完法国文学博士课程,也曾在美国大学讲授日本近代文学。跟村上春树一样,不尝试“双语写作”。她说,日本文学的好坏不能听欧美人雌黄,这话却像是暗讽村上。只出了三部小说,可怪的是出了就获奖,但我只读过她的随笔,也获了奖的,叫《日语消亡时》。其实,这个书名也是有出处的,见夏目漱石的《三四郎》:

“‘可今后日本也将一步步发展罢。’辩护道。

那个人就板起面孔,说:‘消亡哟。’”

丸山健二的高仓健

世上有两种怪人,一种是搞怪,又一种是见怪。人见人怪,可能本人却并非故作姿态,只是在我行我素罢了,譬如丸山健二。

2004年绵矢莉莎和金原瞳二人同获芥川奖,话题鼎沸的是她们一个二十岁零五个月,一个还差一个月才二十岁,而长久保持最年轻获奖记录的,就是这丸山,1967年他刚过了二十三岁生日,以短篇小说《夏流》获得芥川奖。

1956年芥川奖颁给二十三岁零三个月的石原慎太郎,其作品惊世骇俗,从此,这一出版活动变成了引人注目的社会新闻。可是,当新闻人物的热闹却惹恼丸山,此后谷崎润一郎奖、川端康成文学奖要奖他,统统被拒绝。和他同年,五木宽之获得直木奖,尔来数十年出尽风头,如今很有点教主派头。丸山则“孤高”,远离文坛,结庐在群马县山间,采菊东篱下,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批判现代城市文明,此类随笔曾招引不少的粉丝。他把现代美国小说看作小孩玩尿泥,不知有没有讥讽村上春树的意思。

丸山在随笔中写道:“所谓自然美丽,与生活环境严酷同义。”“乡村生活需要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坚强心态和体力。”他认为酒是毒药,“除了酒之外,还有侵蚀你心身的东西,那就是孤独感。”或许这就让他推崇肌肉隆隆的男子汉模样,阳刚之气,而日本贡献给世界的典型人物非高仓健莫属。

电影导演张艺谋景仰高仓健,就请他拍电影,而丸山是小说家,别出心裁,为高仓健量身定做了一部小说,叫《铅弹玫瑰》。虽然主人公另有名姓,但封面是丸山拍摄的高仓健写真,卷首又一幅黑白的,老态英姿。扉页上题记,有云:“最后的真正的电影演员高仓健随着加龄越来越出色,富有人情味,终于变成了一个超出银幕之外的怪物,也就是化作了罕见的存在―――单是用摄影机捕捉已达到界限,远远超越了演员的范畴,固然是肉体的,但恐怕更是精神的。所以,我这样想:倘若不是影像而是语言,驱使比电影更具有影像性的文章,那么,挖到高仓健所蕴藏的原封矿脉大概是可能的,大概能引出用电影谁都无法迫近其核心的深藏魅力。”

可惜,他笔下的高仓健形象似乎未达到他自许的高度,对于他指责的文学界或电影界的轻、薄、低、柔,可能也如同蚊叮虫咬,够不上刺激。评论家福田和也搞怪,也曾给丸山健二的小说打分,《夏流》得六十六分,而1992年出版的《千日琉璃》只得了二十一分,虽过于苛刻,但是自这部长篇巨制以后,丸山更热衷于文学试验,读来真令人替他捏一把冷汗。《铅弹玫瑰》是2004年出版的,好似仿造高仓健拿手的电影,偏重故事性,开篇就是他刑满出狱,年将七十……书人书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