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藤忠雄: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2010-05-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安藤忠雄 我有话说

住吉的长屋

本福寺水御堂

住吉的长屋与本福寺水御堂

我刚开设事务所不久,接到了一个长屋(一种联排住宅)的改建项目。这个叫做“住吉的长屋”的住宅,开间只有2间(3.3米),进深7间(14.1米)。虽然用地很局促,我还是从平面上把它分成三部分:长屋进来是一个入口,中间是一个院子,一层是厨房,二层是两个卧室。建筑物的外部几乎没有窗户,光和风―――所有自然的要素都从这个中庭进入建筑内部,空间虽然狭小,也自成一个宇宙。这个住宅的设计和当时以追求实用方便为大前提的所谓近代住宅设计潮流大相径庭,从入口去厨房还要通过一个室外,从一个房间去另外一个房间是一定要通过室外的,这是一个很不方便的住宅,这一点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尽管如此,但是在这么小的地方有一个自己的院子,和自然有一个接触,能够看到天空,这是住户的一个梦想。而且从我的意图来讲,正是这个中庭,使居住者感觉到四季变化,感觉到生活的多彩,中庭可以说是居住生活的心脏所在。

我还建过一个庙,叫做本福寺水御堂。这个寺庙椭圆的长轴大概有40米,寺庙从入口开始一直延伸到地下。当初我向寺庙的主持提供了一个寺庙在地下、上面是莲花池的设计。一般的设计是有顶的,但是本福寺的这个设计没有。我做了一个水池,寺庙的窗格是红的,从红的地方透过光,进入里面之后是佛教的原点,是红颜色,非常纯粹的佛教的原点。有40个人对方案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反对我的方案。我又把方案拿到京都一个九十多岁的高僧那里去,他看了这个方案觉得非常好,他觉得莲花的意象是佛教的原点。后来这个方案才得以通过。要做新的东西当然会有不同的观点,这也没有办法。建筑设计没有新的想法是不行的。

三得利美术馆与淡路梦舞台

我还有一个作品是位于大阪天保山的三得利美术馆,它的设计是围绕如何使建筑物和海融为一体来考虑的。建设用地面向大阪湾,我就在美术馆和海岸线之间设计了一个“亲水广场”,在建筑物和海岸之间建立物理联系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把面向大海的宽广风景积极地收入展示空间,使参观者感觉到海的存在,感觉到海就在他们身边。然而建设用地位于堤岸管辖权十分复杂的地段,实现这个设计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需要打破旧有的条框,超越界限。从这个项目上我学到了不言放弃、不厌其烦地保持对话的重要性。

有了三得利美术馆的经验之后,我逐渐接到了一些更大规模的项目。关西新国际机场围海造地项目造就了一个巨大的砂石挖掘场遗迹,这就是“淡路梦舞台”项目的用地。这个项目我在设计上首先考虑的是要恢复植被,即超过100公顷的砂石挖掘场的整个植被。一般的建设工程是先建设再绿化,而这里是在工程正式开工5年之前就开始了绿化工程,整个建设用地种植了30万棵苗木,建筑工程耗时3年,项目建成、运营开始的时候这些树木已经成长了8年,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森林了。现在这些林木更加高大,鼹鼠、松鼠和各种鸟类生息其间,这块地方越来越接近自然的森林了。通过这个项目,在建筑和自然的关系上,我学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123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