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难得“交融”

2010-06-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梦阳 我有话说
我有一句歪诗云:“每读妙文必起舞”。所以每在《家园》看见凸凹的随笔,就常常禁不住“起舞”,感到其灵动跳荡,富有弹性;纵意而谈,深博恣放。无拘无束而极讲章法,妙趣横生又时发奇想。因而每见必读,读之必恭,像小学生一样逐字逐句细抠,连标点也不放过,画圈打杠,书写心得,经常搞得满纸红。读后必藏在专属凸凹
的文章夹中。

2009年,看到2月11日《家园》上的《像鱼一样游弋的文字》中的一段:

统揽这册文字,很难用简单的话概括苏北。

心存善意,悲天悯人,温暖和煦,自然有汪曾祺的浸染。

情致所到,又如净水遇微风,顿生涟漪,呈现诗意,一如孙犁。

觉明白处太浅,摘一片云雾,搅一团涩味,增几分神秘,近乎废名。

又懂得留白,应悉数道来之处却不着文字,简刻瘦寒,类似知堂。

大巧时存拙,流畅时截流,深刻时天真,好像他很愿意遥望沈从文的余影。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道出苏北,即:质朴与从容,简约与散淡,均出自别有用心。

不禁拍案叫绝,在文旁赞道:“像汪曾祺老那样‘扪触’到语言,‘丈量’出文体,具有极敏锐的‘语感’。同时擅长把自己对名家语言文学的感觉,用极形象、独到的文字描绘出来!”“对现代文学大家语言文字的艺术感觉与文学描绘,远胜现在的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教授!”

及至面晤,见这汉子身材魁岸,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农民的质朴,如他的小说《天赐》所云:“有一种无声无形的东西让你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立时“心有灵犀一点通”,胜过多年的知交。

文如其人。从随笔中就可看出凸凹读书甚多甚广,从中国现当代作家鲁迅、知堂、废名、孙犁、沈从文、汪曾祺,到外国作家巴尔扎克、歌德、海涅、德富芦花、怀特、梭罗、苏珊・桑塔格以及我不仅没有看过其书、连名字也是第一次听说的帕金森、艾利亚斯・卡内蒂等等;读书又甚细,品味甚深,如前所述,能够描摹出不同作家语言文字给读者引发的不同感觉,连净水、微风、涟漪、云雾中的几分神秘涩味都能体悟、描摹,远胜书斋里的学院派学者。而且在厚广的书卷气中又明明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例如《纯朴之香》,竟由三月菜摊上的香椿,深入浅出地讲明了文学风格的深奥之理。这都令我感到在凸凹的身上、笔下交融着文人的高雅与农民的灵气。

由爱读他的随笔,而爱屋及乌,喜看他的小说,由《玄武》而至《神医》,又感到了这种“交融”。

如果说浩然的乡土是阶级斗争模式,刘绍棠的是田园牧歌模式,贾平凹是文人趣味,而凸凹则是深入土地内部,写土地与人的关系,写土地上人性生成的真相,不做主观评判,而是让土地上的物事自己言说。因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写作范式,其核心在于对土地进行本质描绘、全息反映,让人们看到,土地上的人事,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不此不彼,“每束阳光都有照耀的理由”,试图建立一种世俗伦理之上的伦理,世俗道德至上的道德。我感到就是一种形而上的普世真理。

而凸凹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在于他处于城乡交叉的文人与农民交融的文化高地,在他的笔下现代与传统交融、人的欲望和土地上的生态交融,以至是文体的交融,随笔融进小说的描写,小说又交叉随笔式的评说,既描摹世象,又揭示人性,而且以交融的文化视野,观照京西的乡土,创造出了超越地域的优秀作品。如著名作家邱华栋所言:“是解读乡土中国,对国民性进行历史反思的形象读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凸凹作为北京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不辱使命,为北京文学争得了荣誉,也使自己具有了更加鲜明的‘符号’价值。”这是单纯的学院派文人、学者做不到的,也是纯粹的乡土作家难以企及的。

凸凹可贵之处,正在于这难得的“交融”!城市与乡村、学术与创作、小说与随笔交融在一起,以至浑然一体,不可分离,既是文化学者型的作家,又是作家型的文化学者。

人们总在慨叹当代没有大作家和大作品,我却觉得当代中国的大作家和大作品,正在呼之欲出的当口。最可能出现的地方,恰恰是城乡交叉地带;最有希望登上高峰的,正是凸凹这种交融性的作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