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分类力荐

2010-08-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书是社会学家曹锦清对个人的中国研究、三农问题研究进行梳理和反思的讲演、访谈和论文合集,内容超出社会学范畴。全书第一部分“中国研究的方法”是对中国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思考;第二部分“重新

发现传统”主要揭示传统的当代意义;第三部分“中国转型转向何方”是对三农等问题的最新思考。书中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不能放弃学习西方,但研究中国问题“应该”以“中国为中心”。作者认为,对共和国60年历史中的前30年应给予“客观的评价”。作者深刻体认到中国研究的“复杂性”,将学科分化背景下的分工研究比作“摸象”之举,谦虚地称“然其间有无摸到‘大象’,实不敢妄下断言”,作者对研究方法的自觉反思,作为社会学家对历史学的借鉴,对读者是有一定启发性的。

【思想】

当伯林跟随父母从彼得格勒迁往英国的时候(1920年),他还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他的一生主要在英国度过,中间仅仅三次回过苏联,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对这个国家及其思想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最具洞见的思想家之一。本书收录了伯林关于苏联的十篇文章,既有对二战后他与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的几次著名会晤的记叙,也有他呈交给英国外交部的评述苏联文化艺术界状况的公文;既有对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的素描,也有他对苏联体制下思想文化状况的思考;等等。他在书中听凭兴之所至的议论加强了他作为一只讨人喜欢的狐狸的形象,而他对一元论思维的批判则使他看起来像是一口咬定问题所在的一只刺猬。

【文学】

时至今日,在捷克乃至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捷克大作家赫拉巴尔的作品在中国读者中的传播仍未达到他应得的深度和广度,这本马扎尔撰、捷克文学翻译家刘星灿译的《你读过赫拉巴尔吗》中包括身为赫翁忘年交兼酒友兼生活帮手的作者对其晚年生活特别是最后岁月的回忆,也有对赫翁创作历程和成长足迹的回顾,其中有些内容来自此前未译成中文的赫翁作品、对话录、采访记录和媒体报道,与其说此书是赫翁传记,莫不如说是延续其精神衣钵的纪实体文学著作,也许此书能对读者了解赫拉巴尔其人其文有助益,进而去读读他那些来自深厚生活经历,闪烁着悲悯情怀和灵感之光的作品。

【传记】

传记作家李辉的这部新作叙写了黄永玉从童年到1976年的人生经历,作者采用了“介乎传记与评传之间”的写法,“或以故事叙述为主(缺少史料印证的早期生活),或基于史料的发掘来解读传主与某一具体人物的关联(如与沈从文、汪曾祺的交往),或借传主的故事进而展开对某一时期美术界整体的考证与叙述(如“文革”美术风云的碎片拼贴)”,既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传奇经历,也串起了一部颇具可读性的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书中对文革时期美术风云的叙述尤值得关注,对齐白石、陈半丁、丰子恺、李可染等人的猛烈批判、1974年的“黑画事件”等,均得到了生动的呈现。此书的写作,充分展现了作者挖掘各种史料(如文革小报)的能力。

【散文】

从这本书的勒口处文字乃至从网上,都不能得到关于作者李娟的更多信息――年轻女子、无师自通的写作、至今仍在新疆渺远的戈壁乡村中生活。可是我们可以从她最近出版的两本书(另一本是《我的阿勒泰》)中找到一些答案。她在书中将文字还原到十分粗朴、简约的程度,她用这样的文字记录我们不熟悉却充满诗意的新疆风土人情,大漠深处牧民的喜怒哀乐,日常生活。读惯了时下无病呻吟、刻意华丽的都市专栏,回头去读读李娟吧,纵使不是文如其人,她的文字总归扎实而清晰地来自她的生活。什么样的土地就能滋养什么样的文学,一如当年令文坛和读者都有惊艳之感的刘亮程,李娟的出现继续验证了这一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