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武汉12月16日电中南民族学院女书文化研究中心有关专家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关部门应尽快对女书文化进行抢救,否则这种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将真正成为历史。“女书”又称“女字”,是湖南省江永县及附近一带在妇女中流行的一种奇特文字,有2000多个字符,是一种能运用于日常生活的符号体系。据从事女书研究18年的谢志民教授介绍,女书的流传靠老传少、母传女,世代传习。解放后,年轻姑娘都上学读书学习汉语,没有人再学习和使用“女书”。目前在世的能阅读和书写女书的只有93岁的杨焕谊、60多岁的何艳新等人。
[值班总编推荐] 打破陈规,塑造新时期职业形象
[值班总编推荐]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
[值班总编推荐] [文化评析]全球遗产保护,中国这样做
天坛琴之声民乐团:打破审美隔阂,让民乐回到大众中去
从晨光微露到夕阳西下,天坛的古柏见证着这支银发乐团的坚守。他们用布满老茧的手弹奏岁月,用永不褪色的热情对抗时光。在这里,年龄不是隔阂,专业不是壁垒,唯有对音乐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才能吟唱出生活的诗意。【详细】
刘巽达:从“濮存昕眼中的上海文艺”说起
【详细】
当理论宣传遇上流量时代
“理响中国”党的创新理论网络传播精品分享会在北京举办。活动上,一批潜心耕耘网上理论传播的“幕后者”走到台前,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网络理论传播的创新举措和宝贵经验。【详细】
创新实现立德树人质效提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