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扬“川农大精神”服务西部大开发

——访四川农大党委书记于伟
2001-01-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汪大勇 我有话说

于伟,1955年生于北京,1982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96年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他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和行政管理工作,发表过多篇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代表作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999年被授予四川省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地处川西南山区雅安市的四川农业大学,既不占“天时”,也不占“地利”,但是经过几代川农人的薪火传承和不懈努力,形成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2000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党组作出决定,号召全省教育战线学习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近日,记者就此访问了四川农大党委书记于伟。

记者:到过四川农大的同志无不为几代川农人的创业和奉献精神所感动,为什么在山区办学的川农大能够创造这种宝贵的精神?

于伟:四川农大的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后来成为四川大学农学院,1956年从成都迁至雅安独立建校。独立建校之初,学校仅有原西康省省府的几幢办公楼,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职工生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我校动物营养学科由几根试管起家,发展成为今天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取得不少高水平的成果。正是凭着这种代代相传的艰苦奋斗精神,45年来,学校在相对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一所以农为主、理工经管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农业大学和全国重点建设的“211工程”院校,并在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川农大精神”。这种精神牢牢扎根于四川农业大学这片土地,为几代川农大人所继承发扬,成为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记者:在川农大采访,听到不少感人的故事。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支撑川农人默默奉献的原动力是什么?

于伟:川农人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的一种最主要的原动力,就是党长期教育培养所形成的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诚、报国之志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以著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家杨开渠、杨允奎,著名动物营养专家、名誉校长杨凤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学校,一生辛勤耕耘在农业科教战线上。杨凤教授1955年积极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怀着赤子之心,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全身心投入到当时我国还处于空白领域的动物营养研究,在我国及四川猪的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老一辈知识分子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爱国爱校、扎根农业、敬业奉献、报效祖国的精神,在学校中青年教师身上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很多人放弃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自己在专业上得到更好发展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母校,把自己的宝贵年华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共派出各类出国人员343人次,其中284人次回国,回归率达83%。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挑起了重担。

记者:川农大精神凝聚了一批具有强烈报国之志的人才,良好的精神状态,使他们在业务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于伟:是的。1998年学校实施“人才工程”,把政策支持同创新成果要求结合起来,现已形成近百人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学术骨干队伍。学校还与全省近30个市县和13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组织广大教师投身农业第一线,传播科技知识,帮助农民致富。被评为全国扶贫先进个人的徐刚授副教授,在雅安天全县帮助实施退耕还草工程期间,饮山泉水,住茅屋,每天翻山越岭数十里,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发展到千只种羊、万亩优质牧草的规模,天全县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肉羊基地县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20多项,教师人均0.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科技成果300多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记者: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高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地处西部的四川农大,将怎样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显身手?

于伟:对西部来说,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主题,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充分发挥学校在科学研究及成果推广转化方面的优势,紧密结合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际,突出重点,瞄准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选育优质农产品品种、生物工程技术育种等方面,为农业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农民的增收和西部农村经济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