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荧屏“竞猜”何其多

2001-05-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春利 本报通讯员 周 灏 我有话说

从当年由赵忠祥主持过的中学生电视知识竞赛,到许多人记忆中充满激动与温情的“燕舞”家庭大奖赛,这些初具雏形的竞技类节目曾经让我们的电视屏幕春风一度。如今,屏幕上虽然不乏摆得既好看又有意义的“擂台”,但也有一些打着“竞猜”的幌子、无聊甚至是低俗的“擂台”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上。不是比赛本身的内容格调庸俗,就是所产生的奖项有违竞技最起码的公平、公正原则。诸如一些“有奖收视”什么的,打出“巨额”的旗号,直接刺激观众的物质欲望;还有一些比赛巧立名目大搞“内衣秀”、“模仿秀”什么的,趁机饱赚赞助和广告收益,更为严重的是,它无形中宣扬了一些不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擂台搭在“金”柱上

谈到目前屏幕上非常“活跃”的竞猜竞技节目时,许多专家都提到有一类节目堪称“此中代表”,那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名为“智力”问答的节目,它本来没什么特别,但若眼急手快抢答对一题就可得500甚至1000元的奖金时,就着实让许多观众为之咂舌了。再一看简单得连小学生都知道的问题,却让一群大人为了数目可观的奖金拼得面红耳赤,真让人怀疑究竟竞赛的是“智力”还是“物欲”。北京电影学院陆弘石老师分析说:“当前许多竞猜类节目是纯商业性的,获利最大的其实不是参与者,而是通过某种刺激来吸引观众以提高收视率的组织者,可以说他们的擂台就搭在金钱的柱子上。一些人纯粹为了追求私利而打着竞猜旗号煽风点火,借炒作之机中饱私囊。”

对此,电影专家邵牧君说:“竞猜节目的泛滥值得注意。国外的竞猜节目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的,因此这类节目本身具有吸引观众的卖点,虽然这个卖点有高雅和低俗之分,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个卖点里蕴含的是巨大的含金量。正因为有利可图,所以那么多人追逐在竞猜节目的圈子里,并且想方设法、挖空心思地搞些新奇、刺激的比赛来争取观众群,结果是物质刺激远远超过了大赛本身的意义。”

观众最终认可的是“文化品格”

前段时间刚刚结束的中央电视台“荣事达”杯电视主持人大赛可以说火爆异常,在屏幕上独领风骚,收视率出人意料。

作为整场比赛评委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黄会林教授给出了她的答案,她说:“这次主持人大赛之所以会取得成功,重要的原因在于大赛本身具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位。文化内涵是一场电视比赛真正走进观众心中的重要因素。电视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它要求电视节目担负文化意义。而竞技类节目很容易因为形式上浮光掠影而丢失其内在的文化品格,这是最可悲的。”

和“荣事达”杯电视主持人大赛一样,我们的屏幕上不乏这类拥有高雅文化情趣和高尚文化品格的竞赛节目,事实也证明,只有这样的节目才能赢得观众最终的认可。比如当初的家庭大奖赛,以其倡导的新时代健康快乐的“家庭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并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老师说:“电视文化的发展需要社会在一定阶段内完成它的审美选择和文化选择。这种选择应表现为一种大众的整体取向。我们的电视人不能在想象中低估了大众审美品位,使他们心目中的大众整体取向产生偏差。”

电视文化环境应规范有序

“电视竞猜”太多太滥已经引起了观众们的反感。一些家长说,孩子因为跟着电视屏幕拨打有奖竞猜热线出现了高额电话费,给家庭生活造成了损失,也让他们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担忧;也有一些观众对这类节目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种物质刺激不会维持他们对电视节目长久的热情。

对此,评论家刘扬体说:“文化秩序会随着经济秩序的调整而变动,这存在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我们提到的那些为商业利益而失却其应有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电视节目的出现和泛滥,只是文化生存状态尚在秩序梳理中的表现,是暂时出现的文化负值现象。”也有不少评论家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文化秩序也处于完善之中。现在看到的许多“竞猜”节目最初就是从海外的综艺节目改装过来的,仍带着很深的模仿痕迹。这也证明我们的电视文化还需要在自己的特色上进行探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