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人民服务”的由来

2001-05-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倪 迅 新华社记者 翟 伟 我有话说

记者追述

现在30岁以上的中国人,几乎都是背诵着毛主席的名篇《为人民服务》成长起来的。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等一个又一个楷模和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犹如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的丰碑,矗立在中国人民的心头。不仅如此,老百姓心中评价政府公务员优劣的“那杆秤”,常常也是“为人民服务”。虽然《为人民服务》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为人民服务”这个命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副校长、知名学者李君如,请他介绍了“为人民服务”的由来。

李君如说,中国人一般都知道毛主席写过一篇纪念普通战士张思德的文章《为人民服务》。自从毛主席提出“为人民服务”以后,它已经成为党的根本宗旨,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李君如介绍,毛主席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来龙去脉,罗青长同志曾经讲述过。据罗老回忆,当年在延安,张思德响应号召到安塞烧炭窑,炭窑塌了,张思德以身殉职。这个消息一传到警备团的团部,同志们都说很可惜。李克农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听到这个事情,很难过。他说,要开个追悼会。开会的时候,他也去参加了。当时有好几千人参加,很隆重,很沉痛。毛主席讲话的时候没有稿子。大家很注意听他讲话,后来李克农要罗青长和许立群两个人整理毛主席这个讲话。他们一字一句整理出来以后,在中央警卫团的团报《战卫报》上登出。延安的《解放日报》看到这篇文章要转载,通过叶子龙送给毛主席看,经主席认可后登出了。后来,各根据地的一些报纸就先后转载。这是1944年9月的事。这篇文章,后来以《为人民服务》为题,收入了《毛泽东选集》。就这样,“为人民服务”与张思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传遍了全国。

李君如指出,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并非始于此,它在这以前就已经形成,并且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个思想,是毛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概括出来的。但它有一个很深刻的源头,从根本上说,它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我们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具体地说,它又是在批判地继承孔子的道德观时提出的。

李君如说,在《毛泽东书信选集》或《毛泽东文集》等毛泽东著作中,可以找到毛主席1939年2月20日晚上,在给张闻天的信中,对陈伯达的文章《孔子的哲学思想》所写的意见。毛主席写道:“关于孔子的道德论,应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加以更多的批判,以便与国民党的道德观(国民党在这方面最喜引孔子)有原则的区别。例如‘知仁勇’,孔子的知(理论)既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观念论的,则其见之仁勇(实践),也必是仁于统治者一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这大概是目前从毛泽东著作中能见到的最早关于“为人民服务”的论述了。毛泽东在这里是从唯物论的道德观角度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记得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时,我们有不少人感到很奇怪:“为人民服务”怎么成了道德观念了?其实,毛主席最初就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的道德观提出来的。

李君如介绍道,“为人民服务”提出来之后,最初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比如1939年12月在《纪念白求恩》这篇著作中,毛主席号召共产党员要学习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样一种崇高的精神。在实践中,它不仅成为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而且成为党对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的根本要求。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讲话的精神就是如此。以后在延安对《解放日报》、新华社全体工作人员及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等讲话中,毛主席多次强调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道德。他说:“我们一切工作,不论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1945年9月,他给《大公报》的题词,也是“为人民服务”。事实上,这种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同时又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崇高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在革命根据地,在全国解放后,已经成为一种全社会的道德新风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