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京地税局实施“能级管理”

以人为本 以能为先
2001-05-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邱小凡 张建军 我有话说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然而究竟以什么作为立足点?去年初,江苏省南京市地税局提出以人为本首先是应当以能力为先,把人的能力大小作为评价、使用干部以及进行酬劳分配的标准。初步的实践表明,能级管理不仅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了条件,也提高了地税系统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为顺利实施能级管理,南京市地税局认真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制度准备、技术准备,下发了1500多份问卷,召开了13个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同时引入专家机制,请东南大学、中央党校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咨询、论证,指导实施方案的制定,完成了6大类、17小类、116项制度和280项工作职责。

据南京地税局局长戚鲁介绍,“能级管理”就是依据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以能力管理为核心,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每一岗位的干部所具备的能力进行评定分级,据此规定使用干部的责任和待遇。

能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发现能力、使用能力和开发能力。南京市地税局根据税务工作的特点,将全部工作岗位划分为“行政管理、稽查业务、征管业务、计算机信息”4类,将能力等级划分为1—6级。为测定干部的能力等级,该局采用岗位技能考试与岗位素质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由市局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公布成绩,然后设计表格由群众和领导分别考核打分,并根据考试和考核确定能力等级。

测定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使用能力。为量能使用,按能“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原则,他们规定,参加领导职务竞争上岗和非领导职务晋升的人员,必须达到相应能力等级。现任科级干部达不到3级的,实行6个月的试诫,之后仍达不到的,在非领导职务序列中降一级使用。评不上1级的,下岗培训6个月后考核,合格者上岗,仍不合格者按待岗处理,第二年跟班学习至下一轮定级,若仍未能评上等级,予以辞退。

在实施“能级管理”的过程中,该局引进了报酬激励机制,按不同能级确定不同的“能级津贴”。1级(最低级)、3(基本级)、6级(最高级)津贴比例为1∶1.5∶2.5,打破了平均主义。

“能级管理”实施一年来,广大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被彻底打破,能力成为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因素,干部们从对“职务”、“权力”的关注转向了对“能力”的关注,自发学习的紧迫感显著增强。过去局里办培训班要点名,仍有许多人借口请假不去,现在办技能培训班,不点名、不要求每课必到,但次次座无虚席。大家表示,“别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全局上下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报考会计师、经济师、注册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人数不断增加,仅报考国家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一项,就从1999年的290人猛增到去年的468人。雨花台分局一名44岁的转业干部,按规定可以免诫直接定为3级,但他自加压力,自觉学习钻研业务、业务水平明显提高,经考试被定为4级。

“能级管理”给能力强的干部以优厚的回报和成就感,工作劲头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给原先一些有“随大流混混”思想的南郭先生设置了障碍。在首批评定的849名干部中,有8名干部待岗,35名科级干部因能力不足而主动让贤,8名科级干部被转为非领导职务。全系统有40位年轻干部获得破格定级,29岁的科员潘叔鸣在能级测试中,获两项综合评分第1名,被破格定为征管业务类和稽查业务双5级资格,而有5名科所长因未参加考试被免去领导职务。

“能级管理”寓思想教育、学习培训、经济奖惩于管理之中,使能者有其位、有其岗、有其资、有其享,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实现了个人价值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结合,为德治与管理的综合找到了一条新途径、促进了地税事业的发展。目前,南京地税组织的税收收入已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58%以上,占江苏省地税收入的五分之一。南京地税局被评为“全省创文明行业、市先进行业”,并名列47个“市先进行业”首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