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承百年积淀 促进科教兴国

2001-05-2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纪念。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北师大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凝聚了一大批学术造诣很深的专家、教授,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七五”期间,北师大被列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10所大学之一,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1999年又被列为教育部重点建设的5所特色大学之一。

学校现有8个学科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0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95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2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全校有12个学院,24个系,24个研究所,36个研究中心。有8位两院院士,250多位博士生导师,5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6学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位中青年学者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63位教师获得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将北师大建成为综合性、有特色、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校党委把科研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已显示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

“211工程”“九五”建设成果显著,学科发展能力大大提高

北师大在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高质量地完成了“211工程”“九五”建设。在“九五”工程建设中,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态学、细胞生物学、教育理论、比较教育学、民俗学7个重点学科得到了强有力的投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发展心理研究所、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文艺学研究中心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学、生物、物理、心理学、地理学、中文、历史7个学科被确定为国家文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信息5个基础课实验中心已通过北京市合格验收。这些重点学科、研究基地、文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实验中心,以及现有的8个国家重点和专业实验室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研究院,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共同构成了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211”一期工程建设使学校科技与教育能力大大得到提高,近4万平方米的科技大楼交付使用,千兆级校园网业已竣工,全校近2.5万名师生员工进入网络时代,数字化大学建设初见成效。

制度创新,鼓励竞争,奖励贡献

北师大相继出台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强科研能力建设与科技工作的决定”、“北京师范大学科研津贴分配方案”和“北京师范大学科研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体制和政策等方面为科研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特别是在科研激励机制方面学校于2000年4月出台了新的津贴分配办法和运行机制,新的科研津贴分配方案主要强调的不单是“分钱”,首先是“做事”和“把事做好”。通过新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第一线科研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学校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质量、科研经费数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为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学校专门设立了校级实验室建设基金,现在已建成了2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设立了优秀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基金,加大校内青年科研基金的投资力度,增强自身培养学科带头人的能力;设立了专门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基金;建立科研任务与用房同步配套、滚动调节的新机制。实践证明,制度创新为北师大科学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优势得到加强,新的应用领域快速发展

百年的历史积淀,使北京师范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非常深厚的学术底蕴和良好的学科基础,综合科研实力一直处于全国高校领先地位。“九五”期间文科科研总经费达2600余万元,仅2000年一年科研经费就突破千万元,5年人均科研经费3.4万元;科研项目大幅度增加,共争取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38项,人均近0.5项;共出版学术著作1317部,发表研究论文4158篇,人均7.5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28项。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总数及人均数在全国高校中均名列前茅。

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努力建设学科,多出精品成果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综合体裁,展示了我国从远古时代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发展过程,出版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江泽民同志在给白寿彝教授的信中,对该丛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这套书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俞敏教授的《汉藏同源字谱稿》是利用汉藏词音比较研究古音及证明汉藏语关系的典范之作,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这也是唯一的论文一等奖。教育、心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学科优势十分突出;从2000年起,他们又定期向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推出《中国教育发展报告》,高质量、全方位地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以反映北师大文科科研成果为主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在2000年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遴选出的50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名列第二,影响因子和转摘率一直位居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的前列。

科研经费增长迅速,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多年的积累和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1996年全校理科科研经费仅有670余万元,经过5年的建设和发展,2000年理科科研到位经费达到7000余万元。承担的科研项目由一般项目到国家重点项目,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仅在1999年和2000年这两年中,就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3项,总经费超过8000万元,攀登计划项目主持权1项。同时还获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源库建设项目的主持权。

1997、1998两年北师大分别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而1999年增至6项,其中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总数居当年高校获国家奖励排名的第2位。紧接着在2000年生命科学学院郑光美等教授主持的《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及驯养繁殖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李小文等教授完成的《定量遥感基础理论研究》获得“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0年被SCI收录论文篇数255篇,列全国高校第13位;EI论文59篇,列全国高校22位,人均科研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建设大学科技园,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已成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多年共同合作开发研究基础上,于1999年签署合作协议,采取多校一园、集中优势的形式,走联合共建大学科技园的创新之路。

园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为:极端环境下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现代生物工程、中药现代化与新药研发;教育信息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特色新材料、新技术及环境工程技术。开发西部极端环境下生长的独特生物资源,实现中药西制的现代化,是科技园区充分发挥三所高校优势的重要成功范例之一。北师大在资源环境与生态、生物工程等上游基础研究方面优势突出,提供了资源分布及资源再生技术和基础成分的生物工程提取技术。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中药配方和中药制剂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发挥临床研究、毒理和药理分析的优势,侧重于中药的西制。三校联合形成了开发极端环境下生物资源中药现代化的完整过程,而这是任何一个专门类别的高校难以独自完成的复杂过程。

通过近两年的建设,进入科技园区孵化的科技项目已逾100项,其中大型的、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30余项;入住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十家,其中三个学校控股或参股的、注册资金和资产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近20家;已建立各种类型的工程和技术开发中心10余家。

设在我校的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与亿利资源集团正合作加强西部生物资源的开发,共同开创我国生物工业的新局面。2000年,我校与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联合共建的方式,共同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防沙治沙科技规划”项目,在怀来建立了一个15000亩的野外综合实验基地,总投资规模约4000多万元,并在银川建立了10万亩的麻黄种植基地。在科技成果孵化方面,与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商粮集团合作,在银川、呼和浩特建立了两个符合国家GMP标准的药品生产加工基地,首期合作成果“胚芽滋养胶囊”已经上市半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科技园总资产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为实现北师大在21世纪的办学目标,不仅需要每个北师大人的脚踏实地的工作,对共同理想的不懈追求,更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强有力的支持。面向未来,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勇于创新、跨越发展、再铸辉煌的北京师范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