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争创一流夯实基础

2001-06-0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曹继军 我有话说

前不久,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出任所长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杨院士原属中科院生理所,去年刚刚转入复旦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共引进55位高级人才,包括4位院士、11位长江特聘教授或复旦特聘教授、27位中青年杰出人才和13位归国博士。这些“新复旦人”不仅使复旦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队伍更具实力,也使全校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学术氛围更为浓郁。

一位院士感受的诚心

谈起落户复旦大学的原因,外表清峻的杨雄里院士说出的话非常生动:一个煤球烧得再红,但如果移植到一个冰冷的炉膛或者尚未建成的炉子中,很快就会湮灭。杨院士认为,复旦是一个能让他发光发热的地方。

据杨雄里介绍,复旦并不是在第一时间得知他将离开中科院的消息,但复旦在得知消息后的行动是在第一时间。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登门造访杨雄里,代表学校欢迎他加盟。从有利于科研的角度,杨雄里提出了团队引进而不是单独引进的思路,即整个研究班子约10个人一起进入复旦,其中包括两位博导级的学科带头人。复旦经过迅速而慎重的研究后,作出了肯定的答复,并且在科研经费、实验空间等方面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

一片诚意扑面而至,杨雄里选择了复旦。从去年年中达成引进协议,到今年2月全部落户,到不久前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杨雄里和他的研究队伍一步一步走进了复旦。到目前为止,他们已在国际上发表了以复旦大学为第一单位的有影响的论文十几篇。杨雄里透露,以复旦大学强大的生命科学研究为依托,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正与复旦原有的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脑科学研究中心紧密合作,力争早日取得国际一流的重大研究成果。

一名学者体验的舒心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家宽教授,是复旦大学1970年的毕业生,当作为引进人才再回复旦时,已经是知天命之年了。陈教授告诉记者:“50岁的选择机会只有一次,我选择了复旦。”

那个选择是3年前作出的,那时候,复旦对引进人才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多的物质支持。但是,陈家宽说:对知识分子而言,情感是最能令人动心的。所以,1997年底一个脑袋一支笔来到复旦。如今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成果累累的陈教授自称在这里很舒心,因为校系领导为他提供了充分的信任和自由的科研环境。

陈家宽认为,复旦的物质资源有限,但学校善于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在引进人才方面,复旦的吸引力除了好的政策,更在于好的环境。他介绍说,生物多样性团队中有几员年轻的干将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们在国外的收入远比现在的多,他们选择复旦是因为复旦具备成就事业的环境和氛围。

前两年,系里的总支书记曾经送给陈家宽一幅画,画上是一只老虎,预祝他的科研事业虎虎有生气。后来,陈家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又增加了卢保荣、钟扬、李博三只“虎”,自然虎气冲天。四只“虎”四个顶尖人物,他们的研究方向互为补充,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填实了学校宏观生物学研究的空白,一个“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实验室从无到有,并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个职员描述的信心

复旦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引进办主任邓伟利特别忙,好不容易才约好了采访时间。引进办“衙门不大”,但是,初到复旦的学者们很信任引进办,从科研资助费及时到位,到住房、户口、配偶工作、子女上学,引进办无所不管。他们评价道:“进了引进办,什么事都办。”

邓伟利笑了:引进办能有多大能耐,什么事都能办?还不是后面有学校的政策撑腰!他说,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给人一个非常完整的框架,让人感受到复旦对于人才的重视,引进办只不过是这个政策的具体执行机构。不过,这个执行机构却是复旦的一个窗口,从这一点来说,引进办无小事。这在全校上上下下已形成共识,引进办的工作得到所有部门的配合,引进办的人工作起来自然如鱼得水。

邓伟利说,今年引进办的工作会更忙。一方面,上海的总体发展态势和复旦大学的学术氛围对国内外人才越来越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引进人才在复旦学科建设和科研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使各院系对引进人才充满热情,所以,今年的人才引进数量肯定超过去年。

邓伟利介绍道,复旦大学人才建设计划还在增添新的内容。在引进杰出人才的同时,学校非常注重创造有利于校内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旨在激励校内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成长的“世纪之星计划”就是一个例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