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S O S儿童村孩子与“兵爸爸”

2001-06-0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张伟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我有话说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儿真鲜艳……”这甜甜的歌儿是乌鲁木齐SOS儿童村的33名维、藏、蒙、哈等少数民族孤儿,献给他们的“兵爸爸”——驻疆某高炮旅二营官兵的特殊礼物。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乌鲁木齐SOS儿童村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来自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5省区的33名各族孤儿,幸福地生活在西北5省区唯一的SOS村,这也是我国政府和国际SOS儿童村组织在祖国大陆建立的第8所儿童村。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孩子们没有忘记关心、哺育自己的“兵爸爸”,他们特意邀请了自己的亲人来儿童村做客,用歌声感谢亲人解放军。

去年,SOS村建立之初。与其一墙之隔的驻疆某高炮旅二营官兵得知后,主动为他们清扫院落,整理花池等,官兵们几乎承包了全部脏活、累活。教导员连秀了解到,村里儿童在单身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惟一让孩子们遗憾的是他们生活中缺少父爱。于是,部队挑选了文化程度高,政策性强的官兵主动担任课外辅导员,经常深入到各个家庭,与单亲妈妈一起,共同为孩子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时间长了,官兵们与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年轻的战士们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兵爸爸”。

SOS儿童村的孩子们谁都能讲出一串串关于“兵爸爸”的故事来。一个自小失去父母的维族娃娃卓玛江来到村里后,官兵经常来看他,刚刚从军校毕业的四连排长王能福,用自己第一个月工资中的钱给他购买了地球仪、书包、文具盒,并经常给他送来牙膏、香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和《小兵张嘎》、《英雄儿女》等20本小人书,卓玛江感动地对着王能福亲昵地叫了声“爸爸”。维吾尔族双胞胎兄弟艾山江、玉山江是不幸的,同时他俩又是幸运的。2岁时,他们父母相继去世,来到SOS村后,士官武强为了给两个孤儿教汉语,他自己也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语,如今俩兄弟已会用维、汉两种语言写字。

社会充满了爱,军民爱相连。杭州入伍的新战士冯建设,主动要求当课外辅导员,经常利用双休日与孩子们在一起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他说:“我从小失去了父母之爱,再不能让孩子们缺少家庭的温暖。”儿童节,两个小家伙调皮地戴上战士们的帽子,并行了一个不标准的军礼,用生硬的汉语说:“长大了我们也要当解放军!”维吾尔族家庭的单亲妈妈阿米娜说:“战士们经常到家里来,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教他们叠被子,给孩子讲爱国主义故事,孩子们特别喜欢他们的‘兵爸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