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洋农业 大有可为

2001-06-04 来源:光明日报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乔敬图 我有话说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8%,据专家测算,整个地球生物生产力的88%来自于海洋,全球海洋每年的初级生产力约为1350亿吨有机碳,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鱼类、贝类、藻类、虾蟹类),能满足300亿人的蛋白质需要。21世纪全面进入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新时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成为解决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重要出路。目前,世界各沿海国家都把海洋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其中海洋农业在海洋开发中处于重中之重地位。发展海洋农业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位居太平洋西海岸,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农业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政协全国委员会科教文卫体委员会自1997年以来两次对我国海洋资源进行了考察,考察专题组认为,海洋提供的食物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增加海产品产量对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提高生活水平有重要作用,为解决今后我国粮食短缺的困难,必须把发展海洋水产业作为增加食品供应的重要途径。

发展海洋农业是我国解决21世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途径。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力在1.8亿左右,2010年可能接近3亿。也就是说,21世纪我国就业压力十分沉重。充分利用海岸带的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农业,能提供相当大的就业机会,可有效地缓解人口增长、劳动力过剩带来的就业压力。以山东为例,开发300多万亩浅海滩涂能直接安排产业劳动力100多万人,而间接转移的劳动力数量更大。如果全国围绕海洋产业发展起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等几十个行业迅猛发展壮大起来,一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及贫困地区的人口必将涌向海洋,成百川归海之势,汇聚成一支庞大的中国海洋产业大军,中国21世纪的就业压力会得到有效缓解。

我国正处于海洋捕捞业与海水增养殖业并重的时代,海洋农牧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正处于初级阶段,海洋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一是海域开发利用空间潜力大。中国海是北大西洋西部的陆缘海,水深200米以内近海渔场面积为281万平方公里,0—20米浅海面积约为15.7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面积约为2.17万平方公里,可用于发展水产养殖的滩涂面积有0.67万平方公里。目前,滩涂的利用率只有20%左右,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利用率仅为0.5%,扩大海水增养殖面积潜力巨大。二是现代海水养殖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海域已鉴定到的海洋生物资源有2万余种,海洋生物净生产能力为28亿吨,目前海洋水产品产量仅为1100万吨,全国各省(区)养殖规模较大的主要有海带、紫菜、贻贝、牡蛎、蛏、蛤、蚶、对虾、鱼类等,海水养殖产量主要是以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或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的贝藻为主,以集约化养殖为代表的现代海水养殖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三是海洋农牧化技术的开发利用潜力大。和陆地开发相比,海洋农业更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我国自80年代以来,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得到了长足发展。辽宁省自1993年实施建设海洋牧场以来到1995年3月,优质水产品累计新增产值8.4亿元;

山东长岛县近期已在30—40米水深的海域养殖成功,开发前景广阔;生物工程技术为改善海产品的质量开辟了新途径,如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长激素使鱼的体重比对照鱼增加了近一倍,而牡蛎、蛤、扇贝、贻贝和鲍鱼的产量则提高了25%。以上这些先进经验和技术的推广,必将大大推进海洋农业的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海岸带协调管理机制和作为海岸带及海洋开发管理的功能区划,海洋管理的法律框架不健全,多数地区的海洋开发还处于“无偿、无序、无度”状态,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突出表现在近海捕捞过度造成渔业资源衰退和贝类资源的大量流失,部分近岸水域养殖过度以及内地和沿海区污染物排海量增大对海域污染严重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海洋农业优势产业的拓展和潜力区域的开发。因此,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养护成为当前海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我们要有规划、有要求,尤其要强化对具有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的保护;要面向市场,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科技攻关,包括海水养殖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海洋生物深加工技术、海水利用技术等等,以带动海洋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要搞好海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进一步规范海洋资源综合开发行为,减少陆地及沿海污染源,切实保护海洋健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