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深怀念彭德清同志

2001-06-16 来源:光明日报 郭洪涛 我有话说

彭德清同志离开我们整整三年了。往事萦怀,战友情深。遂以此文聊表深深怀念之情。

彭德清同志从事革命工作70余年,曾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军长、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交通部副部长、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等高级领导职务。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光辉业绩和道德文章,深为人们所钦佩。

彭德清同志出身贫苦,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在闽南打游击,以后又转战苏中,挥戈鲁豫,纵马江淮。直至新中国成立前20多年的岁月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军功卓著。1952年,他率领二十七军参加抗美援朝,在战场上屡挫顽敌,出奇制胜,出色地完成了祖国人民交给的任务。1954年调入海军工作,在解放一江山岛及炮击金门的战斗中和海军的建设上,都有突出贡献。1965年调到交通部工作。在长期交通工作的领导岗位上,为建设沿海港口、发展远洋船队、开辟中美航线、发展顶推船队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等现代化运输方式、促进海上安全和海上救助打捞工作的发展,加快公路建设,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精心谋划,组织实施,取得巨大成绩。彭德清同志自1981年起兼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直至1999年6月逝世前,仍担任学会名誉理事长。他对学会的各项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学会学术活动频繁,决策咨询活跃,对祖国航海学科的进步和学会自身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彭德清同志政治坚定,品德高尚,具有云水襟怀,松柏气节。他在80多岁高龄时写过的一首述怀诗中有这样两句:“岁月易逝丹心在,理想信念将永存。”这就是一个老战士的心声。彭德清同志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出生入死,经历过经济建设中的艰难曲折,也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中的长期迫害,但他意志坚强,无私无畏,处顺境而不骄矜,处逆境而不消沉,处困境而思奋进。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他常说:“一个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没有骨气。”彭德清同志遇事有主见,有个性但从善如流,襟怀坦荡,平易近人。他关心部属,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80年代初,他年事已高,且身体多病,仍不畏艰险,到新疆天山国防公路慰问,给筑路军民以极大的鼓舞。他和我随同万里副总理到沿海主要港口考察,针对当时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外贸物资运输量急剧增长,而港口通过能力严重不足的紧张状况,提出了疏解港口堵塞的有效建议,为国家决策起了重要作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斯人风苑,山高水长”。彭德清同志的高风亮节,令人景仰。

彭德清同志在戎马倥偬、政务繁忙之际,仍勤于学习,勤于写作,十分重视并积极推动理论研究和文化建设工作。他在担任交通部部长和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时就组织推动全国各省、各港编写《中国水运史丛书》,这项工作迄今已延续了20年,现写成出版的水运史书已有80余本、3000多万字。这一浩繁的文化工程,对“存史、资治、教化”,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他在担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期间,不辞辛劳,还组织开展全国性对郑和、徐福的研究,积极推动“海外交通史馆”的扩建和有关海外交通史研究工作的开展。经过10年的努力,他主编的《中国航海史》、《中国船谱》先后出版,填补了中国航海史研究的空白,在国内外航海界和史学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85岁高龄时,仍壮心不已,主编了《中华海魂》一书,取得了海洋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彭德清同志经历过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风云变幻的漫长岁月,不仅是历次伟大变革和建设事业的参加者和目击者,而且是一些部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彭德清同志写有不少文章,既有对战争年代的回忆文章,也有他在实践中形成想法的论述性文章以及工作经验总结等等。这些文章反映了他一生中一些感人的经历和思想观点,也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中许多生动的场面。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政府在交通部、中国航海学会协助下,编辑了《彭德清纪念文集》,收集了彭德清同志的许多文章。可以说,这本文集是一部历史书,是一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教材,是为当代和后世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精神财富。这本文集还附有若干篇纪念彭德清同志的文章。这些文章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反映了作者对彭德清同志由衷的怀念之情,也重现了彭德清同志的光辉形象,读后感人至深。

彭德清同志出生在福建厦门市同安县,自幼生长在海边,以后又在海军、交通部、中国航海学会等部门连续工作40多年,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逝世后,遵其遗愿将骨灰撒在厦门的大海之中,他又回到故乡大海母亲的怀抱。“悠悠大海情,拳拳赤子心。”彭德清同志是厦门之子,是大海之子,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故乡人民不会忘记他,大海不会忘记他,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

彭德清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斯人永逝,我辈含悲。我写此文以表示我对这位战友深深的怀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