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网络新闻学的亲密接触

2001-07-11 来源:光明日报 朱庆 朱晓华 我有话说

与网络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论界对于网络新闻的研究仍停留在介绍和说明的阶段,有许多基本概念仍未得到厘定,更不要谈理论体系的确立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新近推出了南京大学青年学者杜骏飞的《网络新闻学》一书。该书前五章是关于网络新闻的理论研究,后五章则是业务研究,以泛传播理论模型研究为前提,从战略位势、竞合关系、价值系统、资源利用、业务观念等方面,精细地考察和分析了网络新闻这一新生事物。

自1995年以来,新闻传播学界关于网络新闻的研究论文层出不穷,但其视角多是从人文科学方面切入。对网络新闻的研究,人文视角当然是一个重要方向,但如果仅仅从人文的角度出发,而忽略技术机理,就会使得很多学理性的研究受到不应有的忽视,并可能得出非科学的结论。比如有许多研究者都喜欢引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提出的“第四媒体”这个概念。现在看来,这种提法是否有技术根据,翻译是否准确,都值得商榷。《网络新闻学》认为,从技术的层面来看,网络是一种物理介质,它根本不是意指媒介机构的“媒体”。另外,从技术的层面来,网络也根本不是什么“第四”媒体,网络与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媒介的属性完全不在同一层面,它是其他媒介们可以生存的媒介平台。因此,如果对网络的技术属性一无所知,关于网络的人文理解可能也是错误的,并可能导致更多的谬误。

在泛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研究的支撑下,作者又进一步重塑了网络时代的新闻价值体系。作者重新思考了以往新闻价值观念的理论基础,结合网络的特点分析了网络出现后这种价值观发生的变化。作者通过对异常性、影响性、及时性、冲突性、显要性、接近性、人情味等新闻价值要素的重新分析和整合,建立了一整套网络时代的新闻价值体系。这套以“统合性”为特征的新闻价值体系体现作者深湛的理论修养和锐利的批判精神。

《网络新闻学》的业务部分,写得也很有特色。在这一部分,作者大量使用了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来分析网络新闻现象。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该书作者除了大量运用新闻传播学各分支科的理论和方法,还运用了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计算机科学、艺术学等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对网络新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使该书的研究变得更加具有立体感,便于读者对网络新闻的业务层面有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