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拥抱新世纪实现新跨越

2001-07-24 来源:光明日报 武建军 孙雷 王殿元 我有话说


栉风沐雨近80个春秋,坐落在祖国北方工业重镇沈阳的东北大学在新世纪迎来了新的辉煌。翻阅历史画卷,由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创建并任名誉校长的东北大学从流亡到新生,历经沧桑,但在几十年风雨历程中形成的爱国主义传统和“献身、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似一把不灭的火炬,照亮了东北大学前行的征程。近八十年来,东北大学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更通过科学研究创造出多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并将之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孕育了东软集团等一批高科技产业。而今,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东北大学经过“211工程”的洗礼,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在阔步迈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的道路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一、奋力攀登——“211工程”凝众志

“211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为此东北大学领导班子从建设现代大学的战略目标出发,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211工程”预审和立项之初,就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等领导组成的“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东北大学“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得“211工程”建设过程科学规范,有章可循。学校还成立了由两院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学院院长和著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学科专家评审组和仪器设备专家评审组,对学校的“211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审核,力争做到目标确定准确,资金使用合理,项目管理严格。

东北大学的领导和专家们本着“211工程”建设既要充分体现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这个核心思想,又要适应学校自身发展情况及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同时还要有实施可能性这个原则,确立了东北大学“211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力争到本世纪末,使东北大学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重点建设学科在主要研究方向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为我国冶金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国民经济建设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为21世纪初把东北大学建成国内先进、具有国际影响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奠定基础。

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是东北大学“211工程”建设取得实效的先导。东北大学充分认识到,面对新世纪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一定要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经过全校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和较为彻底的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及分配制度改革,不仅统一了思想,理顺了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特别是学校以“211工程”为契机,抓住机遇,搞好整合,全面推行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为“211工程”的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在机制上提供了保障。

在“211工程”建设宏伟目标的鼓舞下,全校掀起了“我为‘211工程’献计献策”的热潮。一时间,凝聚着全校师生心血和期望的意见、建议纷至沓来,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东北大学的明天更美好!“211工程”建设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新兴学科异军突起,高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跨世纪人才脱颖而出,数字化校园初步建成……东北大学更涌现出自主研制、设计的数字化医疗仪器等名扬海内外的高精尖科技成果,创造出东软集团鏖战商海,一路凯歌的奇迹……而这些无疑是东大人在“211工程”这一世纪宏图上描绘的最新、最美的图画。

历史赋予了东北大学机遇,同时也赋予了她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资金紧缺,学校千方百计,自筹自助;专业、学科老化,学校抢占前沿,寻求突破;环境、设施落后陈旧,学校志存高远,高起点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学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211工程”的具体建设内容,使东北大学与时俱进,综合实力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二、激情跨越——长风破浪竞一流

“211工程”建设使东北大学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在“211工程”建设的征程中,东北大学党政领导深刻认识到,只有树立创办现代大学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正是在“211工程”旗帜的引领下,在创办现代大学理念的指导下,东北大学励精图治,精心构筑世纪工程,通过“211工程”建设,实现了迈向一流大学的历史性跨越。

调整学科打造大船

学科建设是“211工程”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内容,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东北大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按照“加强基础、扶新支优、提层拓面、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原则,根据人才培养和世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学科调整,使学校的学科建设布局更加合理,优势更加明显,综合性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对于冶金特色较强的传统学科,学校打破以往条块分割的状况,进行专业的整合与改造,将相关学科从管理机制到实际运作都实质性地联系在一起,发挥综合优势,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冶金科学与工程、多媒体信息分布处理方法学、冶金工业综合自动化等学科已经充分显示出他们的强势,成为人才培养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基地。新兴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东北大学学科建设的大船迎风远航扬起了风帆。在“211工程”的带动下,学科门类由5个增加到7个,一级学科由19个增加到26个,博士后流动站由5个增加到9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加了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由20个增加到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40个增加到55个,同时还获得了MBA、MPA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增设了6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九五”期间,经过“211工程”的建设,东北大学在学科建设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呈现出重点学科水平迅速提高,新兴学科高水平发展,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和有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有利于复合型、创造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学科环境。

“211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视为事业成败的关键,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以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办学效益,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注重控制教职工总数和教师总量,提高专任教师占学校教职工总数的比例,进而优化了生师比例。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面向新世纪实施“三个百工程”,即培养选拔100名学术带头人、1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100名优秀青年教师;实施了“三个一”工程,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尊重人才、选拔人才的环境,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按照“精选、严育、重用、厚待”的原则,有计划地培养中青年优秀人才,使之迅速成长。“九五”期间,东北大学的两院院士由2人增加到6人。设有6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已有2人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被聘为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6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人获国家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1人获青年教师基金奖,10人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金资助,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在2000年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中东北大学共有41名教师获得资助,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6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5人入选辽宁省学科带头人计划。

精心培育创新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流人才是“211工程”一项重要任务。重点学科的建设使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大为改善,科研装备能力大为增强,为面向21世纪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新兴学科的设立实现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创办现代大学的过程中,东北大学树立以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相统一的人才观,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目标,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整合、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九五”期间,东北大学共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5项,省部级18项。获国家级教学(教材)成果奖46项,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6项。在创新教育的推动下,东北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2000年东北大学被评为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教务处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东北大学有18人次获国家级奖项,84人次获省级奖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东北大学9人次获国家级奖

项,近百人次获省级奖项;在全球495个大学队参加的200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东北大学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东北大学学生1人获特等奖、3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在2000年的周培源力学竞赛中,东北大学学生获得一等奖。此外,东北大学学生在历届全国电脑大赛中均取得良好成绩,特别是1998年东北大学学生获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综合名次位居第二。

高质量的学科建设使东北大学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长远建设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九五”期间,东北大学本着适度发展本科生规模,重点发展研究生规模的原则,使招生人数稳中有升,尤其是研究生招生人数明显增长,2000年研究生年度招生数大约是1995年的3. 2倍。面向新世纪,东北大学将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争逐步形成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科学研究勇创佳绩

在高教改革的大潮中脱颖而出的东北大学,科研实力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与开发项目3847项,承担政府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基金项目、国际合作和企业合作项目共1857项。获得国家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323项,获得国家专利69项。2000年获得的国家级奖项数量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科研经费总量在普通高校中始终位居前列。科研经费自1995年突破亿元以来,连年攀升。1999东北大学的全口径科研经费为2. 04亿元,2000年达2. 72亿元,分别位居全国高校的第六、第八位。2000年人均研究与开发经费19. 22万元,是“八五”末期的2.7倍。

为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东北大学十分重视科研基地建设。“九五”期间建设了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目前,东北大学共有国家级、省部级及其它科研基地28个。

通过“211工程”的建设,东北大学的科研环境更加优化,科研装备更加先进,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更加高涨,开展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也更加强大,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的在学科前沿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的为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为“211工程”建设锦上添花,而且为学校在新世纪取得更大的成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东北大学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功实践一方面得益于学校激活机制,加强整合,形成强势造大船,增强科研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得益于学校长期以来确立的面向主战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把“211工程”建设融入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中去,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科技产业喜结硕果

在“211工程”的带动下,东北大学在开拓现代大学新功能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树立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物化为一体的现代大学职能观,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服务观,积极主动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道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学校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高新技术产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放飞”理论,使高新技术产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九五”期间,通过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学校产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0年6月《中国教育报》刊登了1999年全国高校科技实力排名,东北大学在校办产业销售收入排名中列第5位。东北大学的高科技产业还辐射全国,除沈阳东大软件园之外,东北大学大连软件园、东北大学南海软件园(广州)相继落成。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学校的整体实力,以东软集团为代表的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成果和项目,开创了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先河,填补了国产医用CT的空白,成为我国民族软件的旗帜。

东北大学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坚持产学研结合,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学术队伍和研究基地。东北大学软件中心被批准为“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医学影象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实验室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工程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99年,东北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15个首批试点建设单位之一。最近,正式成为2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

东北大学对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的成功探索,使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坚定了开展创新教育的信念。通过培养工程硕士等一系列举措,东北大学开辟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形成了人才——成果——科技园——产业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数字化校园初现端倪

长期以来,学校基础设施落后,与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任务极不相称,极大地限制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在“211工程”建设中,东北大学充分重视校园网、图书馆、公共教学实验室、公共服务设施等教学、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了一批代表学校水平的标志性工程,较大改善了信息获取、使用与交流的条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办学能力,为学校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校建立了先进、实用、高效的校园公共服务网络,建成校园计算机互联网络、校园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和办公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完成校园网络建设,实现了办公系统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并通过校园网主页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强化了网络的教育功能,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还建成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中英文电子文献采集与查询服务及多媒体电子文献制作与查询。一个全校范围的、高速的、开放的、多媒体的信息与计算机基础设施成为学校各学科的重要支持系统,数字化校园初步形成。

“三乐工程”深得人心

在创办现代大学的实践中,东北大学党政领导深刻认识到,为了实现创办现代大学的目标,必须营造有利于教学、科研、产业和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此,学校实施了“乐教工程”、“乐学工程”,并在“安居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乐居工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三乐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九五”期间,学校校舍面积、学生宿舍建筑面积、实验室建筑面积、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等主要办学指标在总量上及生均相对量上都有增加,完成了各项预定的建设任务。新建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设施相继投入使用,缓解了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紧张的矛盾。截至2000年底,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57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面积为8. 6平方米。新教学大楼、实验中心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科研及教学条件,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而住宅建设的大力推进,使广大教职工安居乐业,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稳定了队伍,推动了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为今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展翅腾飞——世纪献礼成效丰

在“211工程”的建设中,东北大学十分注重实效,注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标志性成果的取得。在“211工程”的建设中,本着标志性成果与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相结合、与国家级科研基地建设相结合、与科研队伍建设相结合、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东北大学瞄准一流,抢占前沿,勇攀高峰,锐意创新,取得了一批在学术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方面有重大突破的标志性成果,充分展示了东北大学不甘平凡、勇攀高峰的气魄,以丰硕的成果为这项伟大的世纪工程献上了一份厚礼,为东北大学在新世纪展翅腾飞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十项:

1.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应用。该技术成功应用于锦州东港电力有限公司的国产200MW机组的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等复杂工业过程,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优化管理和优化运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分布式多媒体数据库系统Op enBa se。目前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推广,在上千套系统、数千个结点运行,累计创造产值一亿多元。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板带钢轧制过程的智能优化及数模调优。近3年来在宝钢、本钢、鞍钢应用,已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7195万元。该项目于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新技术。该项目为攀钢创造效益2.2亿元/年,为年产钢从250万吨上升到300万吨以上奠定了基础。1998年获冶金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5.碳热还原法制取稀土硅化物合金冶金技术。采用该技术已生产产品1万余吨,实现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3508万元,创汇635.8万元。200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6.新城金矿复杂条件下矿床采矿方法研究。每年可为矿山创造1147.69万元经济效益。在今后的生产中,仍可开采201.81万吨矿石量,将产生经济效益19169.93万元。200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

7.高炉法综合开发硼铁矿资源。该技术是一种生产含硼生铁、硼砂、硼酸、硼精矿的含铀低品位硼铁矿综合利用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1998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8.金矿选矿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已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了3年,年创经济效益超过2500万元。2000年获国家经贸委黄金科技进步特等奖。

9.《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该教材已在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冶金工程专业应用数年,效果良好。该教材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0.《冶金传输原理及反应工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该课程改革后成为一个集基础性、适应性和综合性为一身的有机整体。学生普遍反映改革后的课程与专业结合密切,内容也从抽象变得具体,使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志存高远——再展宏图谱新篇

在“211工程”建设这面大旗的引领下,东北大学克服了重重困难,用短短五年的时间在世纪之交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211工程”建设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东北大学,对学校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1999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东北大学软件园时勉励师生:“我们在科技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很不够,必须奋起直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有志青年,应该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科技发展事业,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2000年4月,朱镕基总理对学校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予以肯定;1999年4月,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东北大学时对东北大学的师生寄予殷切期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使全校师生深受鼓舞。新世纪,新起点,东北大学将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到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将学校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质量、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知识创新、 技术创新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成为产学研紧密结合、孵化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为此,东北大学将更加注重优化学科结构,建设学科新的增长点,在现有学科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信息科学、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学科,形成以采、冶、材、机为主体,以信息科学、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学科结构。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寻求和建设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并使之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

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核心,采取自我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完善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筑巢引凤,招贤纳士,建设一支高水平、素质好,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

继续高举产学研结合的旗帜,建设高水平、高效益、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能出创新成果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孵化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

实行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办学,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和国际竞争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

铸得世纪春秋笔,再绘彩图挂天澜。目前东北大学的“211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预期效益。我们相信,在教育部、辽宁省委省政府和沈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把东北大学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本版照片由黄丽红提供,压题照片为东北大学全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