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电信史上的辉煌一笔

2001-07-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林英 通讯员 林志锋 我有话说

在今年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北京信威通信技术公司完成的SCDMA无线用户环路系统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消息传出,多少人为之振奋和鼓舞,因为该项目的成功,不仅预示着一个超越现有通信技术的产品已初露端倪,更向全世界郑重地宣布: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已实现了由引进、跟踪到创新的飞跃!这是一次质的飞跃。

SCDMA技术优势何在

SCDMA无线环路系统由基站控制器、网络管理设备、无线基站、智能天线、用户固定台和用户终端(固定电话、便携电话)等组成,是世界上第一套同时采用智能天线、同步码分多址等技术成果,使用了一套自行设计的“同步无线接入信令规范”,用软件无线电方法实现的连续序列扩频码分多址数字无线环路系统。

据有关专家介绍,该系统之所以如此引人瞩目,主要在于它独创性地采用了同步CDMA、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这三种关键技术。

首先,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和智能天线的采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CDMA码道之间的干扰,保证了各码道之间的垂直正交,从而使该系统的容量远远高于当前的商业化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为高密度人口区无线接入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手段。其次,同时采用以上三种技术,使得该系统无线基站的发射功率远远低于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无线基站的物理尺寸、功率消耗和系统成本。同时,在平原或无直接遮挡物的传播条件下,PHS微蜂窝系统基站的覆盖半径仅有300—600米,而SCD-MA无线环路系统的覆盖半径却可达到10公里以上。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国家来说,这一系统的采用将大大节约无线通信系统的运营成本。此外,该系统还能够提供话音、传真和低速数据服务,并且近期将能够提供高速数据服务。

总之,该系统以其最高的频谱利用率、同等距离下最低的发射功率、完善的故障监控、性能检测和设备管理以及齐备的业务功能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了独到的优势。

扬信息时代风帆

SCDMA无线用户环路系统全部由中国人自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受国家专利保护,是在国际上领先的、全新的无线通信系统。

在信威公司SCDMA环路系统的基础上,中国向国际电联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国际电联对世界上10多个标准提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融合之后,正式将标准接纳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的技术规范。这是我国百年电信历史上的第一次,同时它也为民族移动通信产业扭转被动局面、取得迅速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尽管目前提出的标准只是一个规范,与形成事实性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信威人坚信:只要全力以赴,脚踏实地继续冲刺,让中国人的SCDMA服务于全世界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迄今为止,该系统已扎根于重庆和哈尔滨,同时在成都、江西、杭州和南京等地建立了7个试验网。更令人振奋的是,该系统实现了国产无线设备首次跨出国门的梦想。北京信威公司凭借该技术,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家签署了大规模SCDMA—WLL付费电话系统协议。这标志着国产无线电接入产品在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以及性价比方面已具备明显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奋斗是这样开始的

众所周知,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我国的第一、二代移动通信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垄断。我国在第二代通信技术方面不仅掏出了数百亿美元用于系统引进,而且还要承受技术上的无理歧视。假如我们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研究方面仍然裹足不前,最终的结局是把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庞大市场拱手让给西方国家。况且,一个国家通信产业的发展远远超出了经济上的意义,还关系到国家安全。

尴尬的处境引起了我国一批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科学家们的沉思。1994年夏天,李世鹤,这位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老专家,与从美国学成归来的陈卫和徐广涵两位留学生聚在一起,围绕通信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和竞争等问题,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抵足长谈。热烈的讨论一直持续了3天。最后,3位博士达成了一致:中国人如果不再依赖于国外的标准,而是借鉴国外的经验走创新之路,完全可以在技术上超越他们!

于是,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组织下,专家们一方面到国外搜集最新的技术信息,另一方面在国内展开市场前景分析,形成了最初的技术模型。专家们在这个设想的系统中融合了无线通信领域的诸多最新技术,如智能天线、同步CDMA、软件无线电等。这无疑是一个充满诱惑力而又非常富有挑战性的设想!

为了促成它的实施,加快项目研制开发过程,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胆采用新的运行机制,走开放式研究之路,与以陈卫博士为代表的留美学生成立了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负起这项伟大的任务。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这一关系到中国电信业发展命运的项目很快被批准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邮电部重点攻关项目。在项目审定会上,叶培大教授,这位中国通信界的泰斗激情洋溢:“这样的项目,无论如何也要拼一拼!”

为中华民族电信事业奋斗的团队精神是SCDMA无线环路系统开发成功的基石。来自五湖四海的研究人员怀着共同的信念,披荆斩棘,向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发起挑战。

陈卫博士和徐广涵博士是研究组的两位主要负责人。毕业于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的陈卫原本是摩托罗拉公司的主任工程师之一。为了实现振兴民族通信产业的理想,研发出“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只有中国掌握”的技术,他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暂时离开妻子和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毅然回到祖国,与信息产业部电信科技研究院共同创建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平台。在这个研究集体中,林波、周滔等很多技术人员放弃了美国高薪,举家回国。徐广涵32岁就成为(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自参预了该项目的研究后,他每天的休息时间平均还不到4个小时,有时为了攻克一个关键技术甚至2、3天不睡觉。“做信息时代先锋,扬中华民族国威!”正是凭着这个坚定的信念,信威人义无反顾地搏击于世界电信业的狂飚巨浪之中,创造着世界通信技术发展史上的奇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