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民增收科技人员待遇提高

三明涉农学会与农民签协作合同
2001-08-06 来源:光明日报 通讯员 吴德权 记者 高建进 我有话说

本报讯近日,福建省三明市各级16个涉农学会已同31个村(镇)、3个林、农场、11个专业户签订协作合同,对双方的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双方建立了利益同共体,让农家事真正成为专家的心头事,形成了科技下乡变成经常下乡的运行机制。

过去,由于事业经费紧张,科技人员只能偶尔下乡;而农民认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一定差距,遇到困难又联系不上,而且科技人员对经济效益不承担任何责任,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由于村民强烈希望科技人员“心也要和我们一起拴在果树上”,1998年3月,按照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全国第一份规范化的“村会协作”,在福建清流县大路口村诞生了。

据该村村支书巫政生介绍,当年该村柑橘在产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上升,收入达143万元,人均2400元,比前一年翻了一番。其中体会最深的是果农黄济芳,协作前,柑橘获得大丰收,产量达60万斤,却因个小质劣,几乎亏本;协作后,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提质限产,疏花、疏果,产量减到20万斤,却因个大质好,赚了5万多元。

清流县河芜乡去年与市水产学会签订淡水养殖技术协作合同后,当年就增收72万元。据介绍,2000年凡与三明涉农学会签订协作合同的乡村,产品的价格都高于周边的县(市),其中与三明园艺学会签订协作合同的村,所产的柑橘都比周边市县每斤平均高出0.2元。

村会协作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由单纯重视粮食生产向重视大农业转变,由传统产品向优新品种转变,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由重生产向重市场转变。一些农民还自购电脑上网,掌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更新。

“村会协作”还达到双赢的目的。一方面,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学科技的主动性空前高涨了,2000年中高级研究班原准备招收60名,实际却来了123名。另一方面,由于学会从协作中获取了报酬,科技人员的福利待遇得到了改善,下乡服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主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服务质量。据三明园艺学会理事长程建炎介绍,今年春节前后,下乡的科技人员达2000多人次。今年拟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已征集到60多篇论文,比往年多出四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