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帮你另眼看世界

2001-08-09 来源:光明日报 周晖 我有话说

阅读《中国女性文化》,使我获得了一种久已被遮蔽的性别视角。或许一些人本质的内涵只有用性别视角才有可能被发现和阐释。

以全书的第一板块“90年代女性形象”为例,一般意义的阅读只是对于个别文本的内容进行解读,以获得感官和思想的刺激与愉悦,但当你将这些文本放置在性别视角的显微镜下,它们内部相同或相似的深层结构足以令你惊愕不已。刘慧英的《90年代文学话语中的欲望对象化》,重点分析了人们广为关注的诸如《伏羲伏羲》、《丰乳肥臀》、《妻妾成群》等流行小说。文章把在文学中人们司空见惯而又视而不见的问题通过性别视角彰显出来。作者认为,一些男性作家在这些典型的男性文本中正无意识地释放着陈腐的“女为男用的妇女观,并警示读者,这是一种在“先锋”“探索”鲜艳外衣下畅游的男权意识对女性的话语暴力,笔锋十分犀利,但有些分析确实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另一篇《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则是选取了张洁、王安忆、方方、张抗抗、徐坤等一批当代知名女作家的作品,运用性别视角观照她们的文本中所呈现出的欲返围城而不能、寻找“姐妹方舟”和走不出自我“心狱”三类女性形象,揭示出她们对于女性精神解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如果仅仅讨论文学现象,那么这本书就难以称为《中国女性文化》了,它的宝贵还在于它能以同样的热忱去关注大众文化中的性别文化现象,林丹娅的《女性视点:广告与魔镜》就走进大众文化当中,引领读者透过大众传媒的纷繁表象,用性别视角对流行的广告媒体的深层文化内涵进行分解,揭示了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所谓“大众传媒”对女性生活空间的侵扰和对刻板女性形象的强制塑造行为,展示出广告魔镜中的女性是如何在男权意识的思维下,变成了宝马香车生活的必需装饰或家务劳动的全权代理。在“女性文化论坛”中,中国社科院专家卜卫女士的《解读〈女友〉杂志的性别论述》也十分贴近读者生活。论文通过文本解读,归纳分析了《女友》杂志中出现的性别歧视、混合及性别平等三类文本,启发人们发现男性中心视角中的“女性美”,其实是“性别盲视症”的症候。并非所有男性皆患此症,王家平先生的《鲁迅性学思想论略》就是很好的一例,它以性别视角集中分析了鲁迅对传统上只针对女性的性道德批判及其残酷性、虚伪性和荒谬性给予的揭露,使我们认识到了鲁迅的性学思想也为我国女性学、女性文化学和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理论资源。同时,它也为阐释者运用性别分析创造性地获得文本崭 新意义提供了有利的例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